文章出自公众号——线性时间 经济与腕表 我一个在品牌上班的朋友在微信上退给我一张欧米茄将于今年10月15号上调部分蝶飞系列零售价的通知。那么问题就来了,国内现在整体经济不太乐观的情况之下,欧米茄这次的上调零售价价格时不时一个明智的选择。
按道理来说,经济情况不乐观的前提之下,大家都会收紧口袋过日子,减少支出,增加存款。纳闷品牌门店的销量将会降低,对于门店而言,必定会销量降低,增加资金压力,尽快出货回笼资金才是王道。手表的资金占更大,所以经销商压力会更大。其实这个思路是正确的,这是商品流转的一个公认的方式,就跟超市搞活动酸奶买一送一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如果不给消费者让利,那么这个过期的商品就会成为累赘,不但不能带来利润,反而会成为一个亏损商品。所以降价减少利润的弃车保帅是一个良策?那么这个时候品牌上调部分产品的零售价不是一个搬起势头砸自己脚的行为吗? 其实我觉得,这不但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而觉得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买卖。既然销量差了,让利给客户是一个良策,那为什么涨价还是一个一箭双雕的事呢?因为我们忘了谈最终重要的一点,商品的属性。 一、腕表的特殊属性 商品让利是针对一般我们生活所需的日用品或者必需品,这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所用得到的生活用品。我们去大型超市经常看到搞活动的,比如洗衣粉、方便面、酸奶、等等日用品。而我们关注的腕表却被定性为奢侈品(这里抛开一些亲民价格的品牌和部分高收入人群不谈),我们接触到的都是三万、五万、甚至是十几万、二十万的奢侈品贵重腕表。那么这些腕表针对消费人群本来就是一些特定的人群。对品牌而言,他针对的客户是社会的精英和成功人士。当然需要时不时的提高一下零售价来提高他的准入门槛。这是品牌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地位的巩固。而之前购买的消费也会觉得这件商品购买的非常值得,因为这个商品增值了,奢侈品的属性体现出来了。 二、抵制通货膨胀 自从有了货币之后,通货膨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作为企业的品牌方,每生产的一件商品,都会面对这个通货膨胀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日常食用的鸡蛋,去年6元一斤,今年也许涨到了8元一斤。鸡蛋还是那个鸡蛋,但今年比去年卖的贵了,而这涨价的二元就是通货膨胀。那作为一个企业的品牌而言,我一样生产同一枚腕表,随着通货膨胀,企业的成本也在增长,如果不提高零售价,怎么来增加企业的利润。薄利多销是一个好办法,但这又将奢侈品做成了日用皮,那品牌有何必花大量财力、物力去做广告和营销呢?所以薄利多销对于奢侈品而言并非上策,反而减产会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因为市场依然存在,那么就变得物以稀为贵。折扣必然降低,花更少的人工去赚取一样的利润,这不也是一种创收吗? 2015年对钟表业来说是一个寒冬,很多品牌选择了降价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其他的一些品牌是观望态度,只有一个品牌没有明着降价,只是增加保修年限的方式变相降价,然后这个政策得到客户的认可,这二年反而卖的风生水起。而那些降价的品牌虽然得到一些新的客户,但却失去了老客户的肯定,因为感觉买贵了,被欺骗了。也有一些即将加入的新客户会保持观望的态度,但如果保持一段时间增加一点节奏会告诉消费者,需要购买请尽早,要不然需要支付更多的金钱去购买同一枚腕表。品牌赚到了更多的钱,消费者也在涨价之前购入了自己喜欢的腕表,品牌又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和利润。这是一笔相当核算的买卖。 这回没有忘记美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