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846
浏览
/
4
回复
伴着新品发布,试着分析一下3235机芯走时问题
楼主
发表于上海 2021-4-7 20:24:23
[来自Android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wangyang156 于 2021-04-07 21:22 编辑
首先声明,以下观点没有黑、贬的意思,希望喜爱机械结构的高手和爱好者给予指教和分析!
本人机芯控,始终认为无论什么品牌,机芯才是灵魂,从古董表玩过来基本都有这个毛病,先问啥机芯,再看其它。
劳力士绝对是高档工具表中的佼佼者,几乎没有之一。它的定位与设计及工艺都是围绕着稳定可靠、坚固耐用、保养方便等方面而产生的。
1.关于机芯打磨:经常看到不少朋友喷劳力士打磨不好,实则是错的。拿3135来说,看得到及看不到的地方都做了机械打磨,擒枞叉也进行了打磨倒角,同等价位的机芯很少把擒枞叉都进行处理的。造成这种误解的也许是自动陀惹得祸,自动坨的样式及打磨很不显眼,给人的错觉是打眼一看打磨很差。
2.关于背透:不做背透恰恰提现了劳力士是以实用、坚固等目的出发的可贵之处。后盖一体化增加了手表的强度,减少了光对润滑油的氧化作用,避免了背透玻璃进水的隐患。背透玻璃基本都是靠胶圈压在后盖上的,时间长了橡胶圈老化变脆,势必会造成水汽和汗渍的侵入,水汽是机械手表的头号杀手之一。
3.自动坨剐蹭夹板:不得不说这是设计不足之处,同为销杆结构的8500机芯就好太多。但是有一部分也是机芯的延保造成的,润滑油干涸后开始磨销钉。好多文章说滚珠轴承上链效率高,不会剐蹭夹板,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滚珠轴承保养不及时照样剐蹭夹板,而且轴承的维修成本及更换都不及销钉结构。至于上链效率,手里的表这两种都有,但感觉销杆的上链效率更高,无论是哪种结构只有在配合上链机构才能体现出效率,单说销杆与滚珠是不全面的,这是一个整体相互配合。
4.维修保养:3135机芯零件较少,而且比较粗壮,维修师傅很喜欢保养这个机芯,拧螺丝的时候放心大胆,很少拧断,几乎不怎么调校就能恢复标准,即使自动坨把夹板磨的比较严重也不会影响走时稳定。
以上是对3135的认知感受,简单的分析。
下面试着说说3235机芯,声明本人手里只有3135没有3235,看到很多朋友反应3235机芯走慢及摆幅偏低的现象,而且不是个案,这也是不敢入手的原因。过年期间看望一位老表友,83岁了,以前是大学的物理老师。简单聊了现在的劳力士及3235机芯情况,他几乎不加思索的说,这些问题没那么复杂,一句话,3235机芯动力延长,发条盒不变,单纯拉长发条造成发条没劲,就这么简单。觉得老先生话虽简单通俗,道理很明了。看过不少分析,感觉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同等体积下发条拉长了,势必会薄一些,力矩减小,造成机芯走起来没劲,特别是动力小的时候尤为突出,这种发条对油泥更敏感,大部分表友反应使用一大段时间后走慢,而且摆幅衰减。恰恰印证了根据自身使用佩戴情况,随着油泥杂质不断产生,造成了走慢和摆幅下降,我想、去售后处理的办法很可能是重洗发条盒和发条,加注新的发条油来解决,还有表友反应保养后过段时间又出现走慢。感觉唯一能彻底解决的办法是使用针对这种情况研发的新型发条油,或新型的高弹性发条。摆幅低的情况要分开看,首先3235擒枞叉的角度与3135不同,减少了工作行程,这是节能的表现,设计摆幅稍低一点不会影响走时稳定,28800的频率是没有变的,缺少的是一个相对有力的发条。
3235机芯确实在一些方面更成熟了一步,举个例子,比如跳历机构弹簧更新为切割钢件,这可比钢丝弹簧高级不少,日内瓦认证里有一条,不能出现钢丝弹簧,所以3135再优秀也没有资格日内瓦认证。
还有一点对3235机芯感到不理解的是,自动轮象征性涂了一圈红色,夹板上四颗假的金套筒,这些违背了之前劳力士之前所有机型的设计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