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一整天包含四个学习和参观部分,继续讲解和学习浪琴历史知识,完整参观浪琴博物馆,完整参观浪琴工厂专属机芯的生产、组装、测试过程,以及对古董钟表修复中心的参观了解。不过呢,这里面机芯制作和测试的部分,以及古董钟表修复中心,都是有限制,很多东西不让拍摄的。老徐仅就有限的记录分享记录起来。
先来看看博物馆吧,这部分之前一些参观过的兄弟们和媒体都发布过不少内容,老徐就简单聊聊自己的感受,一是感觉真的很大,内容很丰富,干货非常非常多。我为了把所有表款和每一个展馆里的计时设备都拍下来,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几乎把手机电量耗去80%。据说博物馆是可以预约参观的,有兄弟再来的话,我觉得可以至少留2个小时给博物馆,并且观看内容应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看表。太丰富了,目前博物馆藏品钟表超过1万只,当然这屋子里总共只摆出来了几百只而已。但即便如此,每一枚都是精挑细选,在浪琴的历史中占据了特定地位的。比如:
1867年编号335的怀表,是2016年浪琴从一位德国收藏家手中购回的,也是浪琴表现在藏品中最古老的一枚时计。
途中最左的这款精雕怀表,产自1900年,编号734903.采用21.59机芯。这是当年浪琴参加巴黎万国博览会,并于展会呈现了100枚精密时计中最亮眼的一枚,它的表壳上精雕有美丽的LaRenommee女神。
通常怀表分成两种,一种12点位置有表冠的,可以统称Lépine怀表,另一种是3点钟位置有表冠且带可开合表盖的,就是猎表。我翻浪琴的历史资料,它是都出过很多,甚至有时候也不完全遵循这样的规则,有些Lépine怀表也有猎表一样的上盖。图中这款更加特别,它是可旋转式,目的就是综合两种怀表的优势,既能有保护盖,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转过去很方便的看时间。
“威姆士”(左)和“林白表”(右),这两款表的历史意义无用赘述,需要提一点的是,正是在1987年,浪琴以林白表为原型,推出复刻腕表。由此开始,复刻历史表款才成为浪琴表的常态化项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Lindbergh又一次成为引领浪琴的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