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表友
 
|
3470
浏览
/
2
回复
计时表的秒针到底需要夜光吗?
|
本帖最后由 此表只应天上有 于 2025-10-29 18:48 编辑
1968年(前后)生产的「超人力霸王(Ultraman)」是超霸一款著名的变体,相较于当时标准的四代超霸它将中央计时秒针涂成了橘红色,并且取消了指针末端的夜光点。由于指针的颜色和形状,超人力霸王版的超霸看起来更像赛车表样式,微妙的是初代超霸在1957年问世之初原本的定位就是赛车表,只是随着同系列在太空领域成功建立起声誉,表款的赛车属性也变得愈来愈淡薄,到后来反而会因为改动了一根指针重新让人感受到它跟车赛的渊源。
这里我感兴趣的是计时秒针末端加不加夜光点这件事。首先来看看赛车表跟夜光点之间的关系。浏览同时期其他知名的赛车表,比如说豪雅的Carrera或是劳力士的Daytona,大体上这些表款的计时秒针都没作夜光;揣摩一下这些表的使用情境,假设它们主要是针对白天进行的赛事的话那的确是不一定要夜光——或许劳力士在朝24小时赛发展后应该要重新考虑,但事实是Daytona直到现在都没有将夜光计时秒针列为标准配备。
再回头来看看超霸,事实上头两代的超霸计时秒针也都没有夜光,是要到第三代——正确来说是1964年以后发行的三代中期型才开始在末端加入夜光点,这刚好跟OMEGA投入NASA竞标的时间点相符,对照到超霸一开始是赛车表的设定,这里或许可以推测头两代是因为赛车表的计时秒针不需要夜光所以没加,而三代是为了符合太空表的需求才加上去的。
太空表的计时秒针需要夜光理由不难想像,太空任务不论是在舱内还是舱外应该都很容易碰到照明不足的情况,夜光的辅助有其必要性。那么从太空表回推的话飞行表的状况又是如何?想象中在夜间飞行的情境下应该会需要夜光秒针(除了计时码表之外三针表也是),不过实际去看早期的飞行表,1940年代IWC大飞的原型表是有配备夜光中央秒针的,然而同时期的马克秒针就没夜光(而且是小秒针),百年灵的Navitimer早期同时存在计时秒针有夜光和没夜光两种版本,不过一般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多是无夜光版,而不论是大飞、马克或是Navitimer,现代发行的表款都没有在秒针或是计时秒针上做夜光。
这是个有点令人意外的结果,但换个角度想,也许飞行表的秒针没夜光不是因为作业环境照明充足,而是比起秒钟他们更需要掌握的是分钟和小时,所以相较于没夜光的秒针,分针和时针反而都涂了大面积的夜光,只是对比潜水表的情况,秒针加夜光除了让你知道秒数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表款持续有在运作,从这点来看夜光秒针对飞行表而言也有它的意义。
不论是赛车表或飞行表,老实说现在这些所谓的工具表已经很少真正被当作工具来使用了,讨论某个细节实不实用殊属无谓,只是一想到这些表款最初存在的目的,未来有机会碰到相关专业人士还是应该好好跟他们确认一下实际使用情形究竟如何。
文章转自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