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439
浏览
/
23
回复
#我的玩表年限#玩表这些年,从入门到沉淀
|
时间过得真快,从最初接触机械表到现在,已经走过十多年了。趁周末整理表盒,也算是给这段“玩表岁月”做个小结。
一、入坑:机械的魅力
最早喜欢上机械表,其实很简单——被那种“自己会呼吸的机器”打动。那时候没什么预算,先买了一块老款钢表,只为感受机械机芯的韵律。虽然现在它在表盒里安静地躺着,但对我来说意义不小,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二、劳力士阶段:从入门到沉迷
真正开始认真研究腕表,是从劳力士开始。
Submariner Hulk(绿水鬼)
另一枚是绿水鬼——可以说是劳力士运动表里最具代表性的存在。那抹绿色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真的太有魅力。无论是Cerachrom绿圈,还是太阳纹绿面,都透出一种刚柔并济的味道。
戴着它,总能感受到劳力士那种“耐看、耐用、耐藏”的特质。
GMT-Master II 百事圈
第一枚算是“梦中情表”——红蓝圈 GMT。入手那一刻的感觉真难忘。双色陶瓷圈辨识度极高,搭配五珠链佩戴舒适度也很好。实用性方面,双时区功能对于出差、旅行来说确实方便。表盘夜光、指针比例都很协调,是我现在依旧最常戴的一块
三、视野拓宽:其他品牌的尝试
当对劳的兴趣逐渐稳定之后,也开始接触不同风格的腕表:
• 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带来的,是纯粹的制表美感与优雅。那种细腻的指针比例、表盘布局,越看越耐人寻味。
• 爱彼(Audemars Piguet Royal Oak)则是完全不同的审美冲击。那份棱角分明的工业感,加上经典八角圈和“格纹面”,每次戴上都像在欣赏一件机械艺术品。
四、心境变化:从热度到自我
刚开始玩表,难免会被“热门”“溢价”“限量”这些词吸引。后来慢慢明白,真正适合自己的表,不一定是最难买的那块。
如今买表的逻辑很简单:只选自己喜欢、戴得住的款式。
价格涨跌、市场波动,都不影响我享受机械表带来的那种微妙满足感。
五、结语
现在的表盒大概十来枚,不算多,但每一块都有故事。
玩表这件事,说到底是人与时间的关系。表可以停,但时间不会。
希望未来还能持续分享,也希望每一位表友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枚“理想之表”。
先来个合影
第一块role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