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新人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河南南阳 2012-10-20 15:07:50
|
只看该作者
背面特写,带了一段时间,刻字有点不清楚了,JAPAN H,卡西欧八王子研究所出产, 201C193B。
主角都上完了,下面开始简单介绍下表带的装卸。
1、需要准备的工具有:修表专用一字改锥一套,镊子,中低强度螺纹胶一瓶,保鲜膜一卷。
2、用保险膜把表身包裹起来,多包几层,只留下四个表耳螺丝露在外面。这一步骤是防止拆卸螺丝时工具不慎滑脱而划伤表面。不要以为这是多此一举,很多修表师傅都经常犯这种不入流的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师傅拒绝为沛纳海等螺丝固定表带的手表更换表带),比较有经验的都会在拆螺丝时把边上的光滑表面用特制的薄纸盖住。
3、拆卸时,需要用两根尺寸合适的一字改锥分别抵住一根表耳的两端螺丝。(由于卡表连接螺丝的尺寸不算小,但一字纹宽度很窄且比较浅,最好不要用普通家用的一字起,尺寸不合适的话很容易把螺丝弄花)。
一端顶紧后固定不动,另一端逆时针旋转,即可将螺丝卸下。旋转的过程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太猛。
4、缺乏合适工具的时候,可以参考论坛里表友的做法,用一把菜刀固定好以后,把刀锋插入一根螺丝的螺纹用以固定,另一端可用薄刀片代替一字起,两边都要确定刀刃完全卡入一字缝以后,再缓慢将螺丝拧下,注意不要割伤自己和手表。我自己试验过这种方法,还算是比较实用的。
5、旋开之后螺丝和螺杆会直接掉出,这时别急着去拔表带,先用竹签之类的物品把孔中一根细长的金属管小心顶出来,这样表带、表耳连接件和表身会自动分离。
以上是拆卸表带的步骤,装表带的时候反向操作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将螺丝旋入之前,需要在螺丝和螺杆的孔中涂上少量的螺纹胶(注意不是超能胶,AB胶或者502胶),这种胶强度较低,干的速度也比较慢,只起到防止螺丝滑落的作用,下次拧的时候用点力气可以旋开,千万不要买成那种永久固定的高强度螺纹胶,否则以后就拆不了了。
使用的时候用镊子夹取螺丝蘸取少量胶水,多一点少一点都没关系,螺杆处可以用胶水尖嘴直接往里面灌一小滴。上完胶水后可以直接用指甲把螺丝旋紧,比较好操作,不需要拧很紧,感觉拧不动了就停,否则很容易滑丝。
两端都上好螺丝,检查无误之后之后就可以直接把手表带上啦,来一张装好碳纤表带后的照片:
之前的照片中金属游环上的保护膜一直没撕,现在来张细节特写,游环总体做的还是比较精致的,侧面是镜面处理,正面是磨砂处理,这点设计比较实用,因为游环正面在手腕外侧,经常与桌面等物体碰撞,磨砂处理可以尽量减少磨损。
金属边缘的的平整度还有待加强。
针扣部分是磨砂处理,质感较强:
整表特写:
下面关于大家都很关注的表带对比:
外观:大家都看到了:总的来说各有千秋,碳纤维表带内层的透明处理很出彩,碳纤纹也很给力,不过终归带到手上是看不到的,而树脂表带靠近表耳的两端都有金属片装饰,使得表带显得细致复杂一些,且原配表带的游环和针扣都是黑色,和表身很协调,而碳纤表带游环,单独看的确很帅,戴上手以后实在是有点诡异,手腕一抬,给人的感觉是游环比表身还要抢眼,简直是喧宾夺主。不过反正游环和针扣拆卸非常方便,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看腻了以后换回来。
个人给两个表带外观上的打分:树脂表带为9分,碳素表带为7.5分。(满分10分)
舒适度:这个是重点,其实卡表之前出的碳纤表带反响并不好,s5600因为那巨丑无比的印字和过长的长度而出名,GW9300也有朋友反映碳素款表带明显比树脂款的要硬不少。而这次我刚打开s5100碳纤表带的包装时先愣了一下,就上手的弹性和柔软度来说,和我已经带惯的树脂表带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而且我印象里树脂带刚到手的时候是比现在还要硬一些的,也就是说实际上碳纤表带还要更柔软一些。在弹性上,两者的表现差别也很小,弯曲以后都能迅速恢复原样。至于佩戴的舒适度,个人感觉碳纤带略胜一筹,但原因应该不是基础材质的问题,而是内侧和手腕贴合的部分的花纹有所不同造成的,碳纤带的花纹比较平滑,而树脂带内侧花纹有点太棱角分明了。另外,碳纤带内侧的透明树脂层与外侧非透明的触感有明显区别,内层比较顺滑,而外层和树脂表带一样,在皮肤上摩擦时有一定粘滞感,尤其是手腕出汗时两个表带在皮肤上发生摩擦的情况下,碳纤带的触感明显要优于树脂带。但总的来说两款表带的舒适度差别不像外观上的差别那么明显,如果不做AB对比的话普通用户可能很难发觉。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碳纤表带的金属游环纵向厚度要比数值表带大很多。之前有朋友反映登山系列的表带末端突起的部分在脱下手表时经常卡在游环上,事实上这是防止表带意外松脱的特殊设计,但有时的确很不容易解开。而这次的金属游环由于裕度留的比较大,基本不存在表带难解开的问题,当然安全性也略有下降,另外金属游环和皮肤接触的时候并没有明显异物感(除非表带过紧),担心金属环不舒服的朋友这点可以放心。
个人给两个表带舒适度上的打分:树脂表带为8分,碳素表带为8.5分。(满分10分)
寿命:这点需要时间来验证,碳纤表带寿命肯定相对要长一些,毕竟日本对于新技术应用时都是加以严格测试的。不过就个人的感觉来说,由于外层材料都是树脂,树脂部分老化坏掉开裂的话,即使内侧碳纤维完好,这个表带基本上也就废了,其实就这个价位的手表来说,两三年换一条原装树脂表带也不算什么大的开支(非暴力使用的话登山系列树脂表带使用5年不成问题)。
总结:
1、就5100系列的碳纤维表带和树脂表带来说,两者的舒适度不相伯仲,都很柔软合手,细节触感等方面碳纤表带略微胜出。
2、外观上两者各有千秋,树脂表带现代感较强(有金属装饰,配色较为统一)。碳纤表带设计比较简洁,细节部分值得把玩,金属游环是一个亮点,但与整体风格略有不协调感。
3、从以上两点来看,没有必要特地因为表带材质来选择表款,更多的还是应该从外观、性能、价格定位方面进行选择,碳纤表带应该仅作为一个附加价值最终考虑。
虽然卡西欧的碳纤维表带号称是和ミズノテクニクス株式会社(即mizuno-technics,我们所熟悉的美津浓旗下产业)共同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并正尝试申请专利,但我个人更愿意把他当做一种提高档次的噱头,毕竟再怎么样这种复合材料也是一种损耗品,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跟金属表带一样坚挺十几年。当然了,卡表的碳纤表带至少比海X施之流那种把碳纤维花纹表带当碳纤维表带的做法来的实在的多,在技术上和设计上都是有理有据的。(关于海X施的所谓碳带可以参考其他论坛的相关讨论帖)。而且从工业设计来说这款碳纤维表带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并且比前代作品有较大的改良,相信之后如果再推出新的碳纤款表带的话,肯定还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值得我们继续拭目以待。
最后给两个都姓“卡”的欢喜冤家来个合照——Kawai和Casi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