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rk 于 2012-12-28 00:27 编辑
N多前年的一个春节,俺和LP到俺的恩师家拜年。“大师”就像曾告诫俺们这些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好设计师就必须成为一个杂家”一样,老人家就是一个艺术杂家,他也是个钟表艺术的鉴赏者。也因此有幸看到他老人家的一些收藏如PP、VC、朗格、GO等顶级腕表,并把玩了朗格、GO,也因此开始迷上德国表。 2003年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也是第一次购买德国表,当然收了一只属三、四类的ELYSEE。 之后,从朋友那匀了两只三、四类的德国表,一只方款带日历月历的ELYSEE,一只带南北月相、万年历的TRIAS。
第二次踏上欧洲大陆,匈牙利机场看到了曾在台湾出版「世界腕表杂志」上多次介绍的德国航空表JUNKERS,便宜就收下了。
那年某个纪念日买了一对带有德国血统的万宝龙明星系列腕表。
逐渐德国表被国人认同、看好,因为人们渐渐了解了他们,德国表也逐渐在大陆腕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不久前,一位以往不太看好德国表的朋友问我:是买朗格好还是格拉苏蒂?因为前两年在参加一次澳门表展时遇到钟大师。钟大师给他介绍了德国表,使他开始对德国表感兴趣了。俺告诉他各有特点,俺说都喜欢。该是收一只的时候了?再晚想收的人将增多,价格也将上去了。
俺和LP在表行各看上了一款,一只是格拉苏蒂六十年代大日历的39-47-02-01-04,一只是珍珠贝母表盘的39-22-09-11-44。
托朋友到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看了几次都没货。很巧,事先和国内表行的朋友打过招呼,有来货立刻通知我们去看。苦等一个月后终于等到来货,看货交定金,四日后提货而拿到手。
(视频:格拉苏蒂六十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