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12

主题

38

帖子

146

积分

初级新人

Rank: 2

    10840 浏览 / 0 回复
    马背逐鹿 马球运动与各腕表品牌的渊源
    楼主
    发表于广东深圳 2013-3-11 18:15:1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马球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有两件事能够阻止你打马球:死亡或破产。”20世纪30年代,钟表的主流地位仍然属于怀表,但是在马球比赛时要时不时地从怀中掏表看时间实在是件麻烦事。
    第一次有记录的马球比赛发生在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波斯北部,这项被游牧民族钟爱的运动,成为训练骑兵马背作战的科目。中国也是马球的起源地之一,兴于汉而盛于唐,在王公贵族中风靡,史籍上称之为“击鞠”、“击毬”或“打毬”。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直至宋、辽、金,朝廷还将马球运动作为隆重的“军礼”之一,甚至为此制定了详细的仪式与规则。随着蒙古游牧部落的侵略,马球传入印度。“Polo”一词就源自印度语“Pulu”,指制作马球的一种木材。“Chukka”一词亦来自此,意即一局或一轮。印度的贵族们一直将马球作为勇气和技巧的象征,北印度婆罗门的王子们还用这种运动来证明谁更具备成为国王的素质。被不列颠的士兵们融合了高雅、灵敏和竞技性的马球,在英国王室中已成为一项传统,每一位男性成员需从小习得并且精通,以获得身体和心智的锻炼。
    运动美学中汲取灵感,腕表搭载伯爵制15P石英机芯。白金表圈密镶美钻,与白色表盘上的镶钻阿拉伯数字和时标相映成趣,珍贵材质与橡胶表带则形成强烈对比。 另一个与马球有深厚渊源的腕表腕表、Reverso腕表和Polo腕表,仍然继续推出新表款,而腕表品牌与马球的灵感碰撞并未止于此。2011年,宇舶表(Hubolt)为格斯塔德马球金杯赛推出限量Chukker Bang腕表,杰出的马球运动员法昆多·皮埃勒斯将自己在马球领域的亲身经验和感受融入到这枚腕表的研发设计中:在直径44毫米的Big Bang表壳上装备了钛金属护栏,紧密贴合于表圈以保护蓝宝石水晶镜面。腕表搭载的HUB1141机芯马球飞返计时自动计时机芯的设计亦有乾坤,7分30秒的计时器与马球比赛一回合(Chukka)时间相呼应,小计时器指针运行一周为30秒。这也是该款腕表得名为Chukker Bang的原因。此外,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也推出了以著名马球选手巴勃罗·多诺(Pablo Mac Donough)命名的RM 053 Pablo Mac Donough腕表,特别设计了两道凸起弧起显示窗的“装甲型”碳化钛表壳,机芯设计和显示窗均呈30度角倾斜。左侧的显示窗显示陀飞轮框架的秒针运行,右侧显示窗则显示时针和分针运行。这种倾斜视角对骑在马鞍上的骑手而言再理想不过,它紧凑的陀飞轮机芯设计采用高度镂空的机芯底板和夹板,配备设计紧密的发条盒系,轻盈、紧凑的机芯可避免马球比赛时经受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影响。相比曾经单纯避免撞击带来的损伤,如今的“马球腕表”在设计上融合了更多符合马球运动的设计,同时也为这项运动带来了优雅与竞技的特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按Ctrl+Enter发表

    分享到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