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世纪,每十年腕表制造业都会呈现出各自鲜明的发展特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各个钟表制造商对这种众囊中跃至腕上的钟表的特征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腕表的外形和制造工艺可谓各式各样。 20世纪20年代,制造者们继续着在这一全新领域的探索实践,与此同时,为腕表“量身定制”的体积更为小巧的钟表机构的制造技术也初见端倪。为了与怀表相区别,极具装饰主义风格的长方形,正方形,酒桶形,甚至不对称形的表壳相继问世。 20世纪30年代,上流社会对运动的热衷促成了运动腕表迎来其首个巅峰时代,佩戴一款能够测量自己从事某项体育活动最好成绩的计时腕表成为社交规范的必须装备。 20世纪40年代,二战飞行员们在飞行棉服外佩戴专用时计,方便其在飞行过程中轻松读取时间。 20世纪40年代后期,战争的阴霾散去,人们在次将视线聚焦在精工细作之上:年历功能,月相区的发明令手表爱好者眼前一亮,更激发了制造者们研制出具备诸多繁杂功能的佳品杰作。 20世纪50年代,气质典雅,造型简洁的腕表独领风骚,拥有一款这样的腕表成为每位青年男士的心愿——由此,瑞士与德国的钟表制造工业飞速发展,达到顶峰。 20世纪70年代初期,自动上链技术的问世开创腕表制造新篇章;潜水员专用时计的兴起成为了这一时代崇尚运动的象征。在随后的几年里,欧洲钟表制造工业经历了第一个艰难时期,最终分裂成革新派与传统派两大阵营。价格低廉的日本石英表席卷而来,德国,瑞士的各大钟表制造商在价格战中惨淡维持。尽管如此,瑞士的制表名家们依然坚守传统工艺和上乘品质,专注于做工精美,功能繁杂的奢华腕表。 20世纪80年代未期,对廉价的日用手表的需求日渐饱和,对腕表的装饰性能与文化内涵的兴趣信佛一夜之间被惊醒,机械手表出人意料的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复兴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