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hat2say 于 2015-12-24 15:40 编辑
李小龙电影中耍弄双截棍的经典镜头
大概任谁都知道,李小龙是个武人。
甚至一提到他的名号,“李小龙”或是“Bruce Lee”,无论是国人还是洋人,都能架势十足地亮出他的荧幕经典招式。也多亏有他,至今许多外国友人依旧以为,你我中华儿女个个都能比划两下拳脚,即使算不上练家子,但至少也会三脚猫的所谓“Chinese Kung Fu”。
作为这样一个无比深刻的文化符号,李小龙大概真也应了他的原名“振藩”,“振兴国藩”。然而,太过辉煌的风光之下,总有些事情便被不知不觉的忽略了,而这些被忽略的成分,往往令一个人的面相更加立体,灵魂也更加完整。
李小龙在香港圣芳济书院念书时的学生资料
李小龙的武馆“振藩国术馆”开在华盛顿大学的一个停车场的角落里,那时他刚读大二,上的是戏剧系,辅修哲学和心理学。是的,李小龙是念文科出身,修的是清一色的文科,阅读量便不得不广。所以,他迷老庄之学,也迷萨特与尼采;他爱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刚,也爱元代才女管道升《我侬词》的柔。
李小龙诞辰75周年纪念展上展出的李小龙的名片及振藩国术馆会员卡
武人之外的他,是一个文艺青年。
李小龙喜爱跳恰恰舞
他跳舞,让胞弟李振辉当舞伴练习恰恰,之后便得了高中恰恰舞锦标赛的冠军。
60年代李小龙诗歌手稿《漫步华盛顿湖畔》(Walking along lake wash)
他作诗,不乏柔肠百转的句子,《自从你走后》里他说:“天空,远远的 / 爱人,远远的”。
他写歌,把“情多处,热如火”的《我侬词》妙译成《Parting》。
李小龙手稿上画的女剑客
他涂鸦,画一个翘首负剑的道士,再画一个翻舞剑花的女侠。
他读书,自己的图书室里藏有2500多本书,通古今,贯中西。
李小龙75诞辰周年纪念展上展出的电影剧本
他创作,曾写下《猛龙过江》、《死亡游戏》等多个经典电影剧本。
他学术,截拳道里融汇中国咏春、巴西柔术和法国腿击术,有道宗禅宗之道,亦有尼采和克里希那穆提之哲学。
知道越多,便越觉可惜。1973年7月20日,33岁李小龙于香港猝然离世。我们痛失的不仅是挥拳一击400磅的格斗高手,更是一代东方传奇。
李小龙遗孀李琳达、李小龙女儿李香凝、功夫巨星甄子丹与宇舶表首席执行官里卡多·瓜达鲁普共同纪念李小龙诞辰75周年
也因此,为纪念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功夫巨星的75周年诞辰,瑞士顶级制表品牌HUBLOT宇舶表携手李小龙遗孀李琳达女士和女儿李香凝小姐共同创办的李小龙基金会,于11月末在在香港海港城港威商场大堂II以及港威商场地下走廊,举办为期7天的“传奇永不逝—李小龙75诞辰周年纪念展”,展示这位功夫之王的光辉成就并回顾其与众不同的武道哲学世界。
李小龙最为经典的身着黄黑紧身衣的形象
展览以李小龙遗作《死亡游戏》中经典衣着的黄黑为主色,不仅呈现了李小龙1967年在美国为传授武术而开设的“振藩国术馆”的名片,以及承载着他武学精神的习武唐装功夫上衣;更以李小龙的手稿,展现了截拳道的武学思想和哲学意义,还原了一部由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的构思过程。
HUBLOT宇舶表Big Bang灵魂李小龙75周年限量腕表
而 HUBLOT 宇舶表则特别发布 Big Bang 灵魂李小龙 75 诞辰周年纪念腕表,作为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别样礼赞。该款腕表不仅拥有 Big Bang 的灵魂和宇舶表纯正 DNA,更由李小龙基金会参与设计,设计灵感来源于李小龙书房中亲手绘制的一条龙的造型,并配以黄黑的经典配色致敬李小龙。
李小龙手稿中常常出现手绘的“龙”元素
HUBLOT宇舶表Big Bang灵魂李小龙75周年限量腕表的两种配色
传奇永不逝—李小龙75诞辰周年纪念展
展览中,宇舶表以一条玻璃长廊,重现了李小龙电影《龙争虎斗》的决战地点玻璃镜房。璃镜长廊的一侧为一段长长的李小龙身影,而另一侧为留白的镜子,参观者走在其中,可以通过镜子的角度变换来寻觅与李小龙不同的光影互动。恰如李小龙在他的诗作《我是谁?》(Who am I?)当中所言:“奋进,在这一过程中,/ 你会发现真实的自我,/ 如同透过镜中反观自己。”这一通过镜面完成的互动,也人们思考起这个逃不掉的哲学问题:我是谁?
传奇永不逝—李小龙75诞辰周年纪念展上的部分展品
除却武道融合东西方的武艺精神,将源自东方的道教哲学与咏春拳、西方拳击和空手道以及跆拳道大胆结合创作了截拳道这一前所未有的融合之道外,李小龙整个人似乎都完美地诠释了宇舶表“融合的艺术”的品牌理念:武与文,动与静,铁血与丹心,侠骨与柔情。
生活中的李小龙很多时候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帅气邻家少年
还是要回到他的诗: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 / 俯视苍生的豪杰 / 还是封闭自感的庸碌之辈? / 我是功成名就,信心实足的绅士, / 一呼百应的天生领袖, /还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 / 动辄心惊的弱者? / 在强装的笑颜后面, / 是一颗瑟瑟发抖的心, / 如同在漆黑森林里迷路的小小少年。”
归根到底,还是东方的阴阳之学,还是萨松的那句诗歌“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还是“融合的艺术”。
拳拳之武以外,更要看到李小龙那一颗跃动的拳拳之心。
献予李小龙诞辰75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