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幸得挑战论坛表友讨论的一个不可能。改造一只采用四瓣簧拉档系统的浪琴古董怀表,把把头改成目前腕表的调时、上链方式,成为可以佩戴于腕间的手表,欣然迎接新的挑战。
考虑到改装后也许需要恢复为怀表拉档系统的原始状态,不破坏外观的前提下,再三思量,最后决定在它的中间夹板动手。
这时累积的多年维修经验,和之前接触大量古董怀表维修案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日的反复计算零件、比对角度、测试预演,终于可以让脑海里生拼硬凑、乱中有序的结构轮廓连缀并跃于纸上。 砥志研思后,严选取材,着手出样。 特意挑战制做了一个鹅颈弹簧,优雅的弧度体现弹性与硬度完美结合, 犹如天鹅停驻休憩时的颈部; 接下来继续纯手工打造拉档,一样要精确角度。 现在需要在不破坏主夹板原始零件组装系统前提下, 铣出新制作零件所需的空间,这些都需要精密确切的计算,一丝不苟。 水到渠成 整套系统基础定型,进行杆柄推拉的灵活性及档位角度啮合的测试。 在柄轴后端轴心处车一段螺纹管,连接把头。 由于把杆本身的直径比较粗大,机芯与外壳的孔径不相符, 只能去掉防水管直接在把杆上车制装配防水圈的凹槽,使之能够直接像腕表一样装配壳与机芯,从而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组装完成后, 再次测试新制作拉档系统各部件的操作性能: 档位是否能够到位,弹力是否能够发挥完全等。 经过这样的一个实际操作过程,各部位的啮合都能运行顺畅,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gaobi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