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8
点亮优秀版主
需是正式版主,月在线时间≥15小时,月发帖量≥100 [详情]
◆
◇
版主
  
- 认证:

|
31715
浏览
/
12
回复
从IWC开始的败家之路
楼主
发表于北京 2018-3-5 00:05:50
[来自Android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物理神话 于 2018-3-5 00:38 编辑
小弟今年35,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算小的年纪。小时候最先接触的手表,应该算是家父的ENICAR英纳格。在九十年代末期花了1600块买的大金表,当时的钱还算比较值钱,这也属于贵价表了,当然以现在的眼光回头来看,表盘实在是太小了,另外也有些土气,但是从那开始对手表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在工作的前十年,都只是佩戴了天梭的一款入门级石英表,倒不是因为买不起,说到底还是消费观念的问题,攒下来的钱基本都投入了中国的楼市或者抵消不断增加的贷款,始终下不了决心去花几万元换一块说得过去的表。在后智能手机的时代,也花了几千元买过Apple watch和三星的Gear s3等智能手表,主要就是为了避免漏接电话和看一下短信,但依然觉得缺了点什么。在去年的双十一,随便浏览的过程中在**看见了一个叫赫柏林的手表牌子,说实话,那个时候还很小白,什么也不懂,当然也没听说过这个只有**在卖的小众牌子。当时只是觉得好看,所以就花了几千元买下来,也算是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机械表。怎么说呢,虽然有很多兄弟觉得**是个骗子,一直忽悠那几个只有他们代理的小众牌子,但是当时买的这块赫柏林,说实话从外观工艺到走时精准度上来讲,真的还是挺不错的,几千块钱有这个水准也算是非常超值了(ETA机芯也还算说得过去)。但是问题出现了,媳妇觉得那块表完全不适合我……简直就是对我最沉重的打击,从那开始,我才知道买表是要上手看缘分的,不是看起来好看的戴在手上就一定适合自己。从此开始了一条不归路,为什么呢,因为从那以后,我竟然知道了腕表之家这个论坛……
在经历了第一次买表失败以后,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就像毒瘾发作,开始了历时四个月的报复性消费。又再次买了八块表,包括老婆的沛纳海0535和卡地亚钥匙。
我在这里只说说我自己的,万国飞计小王子是入手的第一块万元以上手表,也是在到了腕表之家之后第一次选择的论坛爆款。去年的北京SKP周年庆优惠加积分抵扣购得,价格还算合理,不过记忆犹新的是,终于领教了我大帝都人民的购买力,几万块钱的东西就像抢白菜一样也是醉了。取货的当天,不大的专柜围满了人,基本把柜台买空。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款不是自产机芯(那时候啥都不懂,纯小白),就是为了好看。后来觉得确实好看,周围人对小王子的颜值也是有口皆碑,不过表带质量感觉一般,侧面不少地方已经开裂。
第二块表是沛纳海的1024潜水表,当时买这个也是一时兴起,其实喜欢沛纳海好多年,但是始终没下定决心收一块。今年也算是如愿以偿,不过后来稍微有点后悔,1024的表壳太厚太沉,我的腕围不大,橡胶带戴起来并不好看。索性后来换了RAY的牛皮表带和一条原厂的牛皮带,虽然厚度依旧,不过至少视觉效果上还是好了不少。老婆买0535也是为了和我的草榴表组情侣款。
第三块是Zenith的大飞系列,吸引我的因素很简单,个性的外观,洋葱头表观,高频机芯和复古的表带。咖啡骑士最开始是在北京亨得利一见钟情的,不过价格实在是不给力,最后借着深圳出差的机会到香港入手,价格不错,折扣也不错,算是一次很满意的购物体验。不过还是老问题,表带超显脏。
第四块是百年灵的挑战者,没什么动机。最开始是想去试戴超级海洋文化2的,可惜金源燕莎店42的没货,只有46。佩戴上手实在是不好看,本着十几公里别白来一趟的目的,收了挑战者,要了个折扣和送了一套橡胶表带。用于未来海边或者夏天佩戴。
第五块是宝格丽的OCTO,媳妇给的一块表。本来宝格丽并不是专业的制表品牌,不过OCTO还是值得拿出来讲一讲,原本是尊达大师的自有品牌,在10年的时候被宝格丽全资收购,也算是一代经典,留有原来不少的印记。怎么说呢,这块表还是蛮耐看的,上手效果也很满意,不过媳妇买的时候其实啥都不知道,只是随便买了个自己熟悉的牌子,所以也算是个缘分。
最后一块是格拉苏蒂的3604,最开始是想要9002爆款的,不过最后还是觉得36机芯更新一点,100小时动力存储也很有吸引力。主要是论坛上太多的兄弟表示9002的走时精准度一般,本人略强迫症,每次調表都是精准到秒的。3604也是我的第一块带月相的腕表,然而,习惯了之后发现,月相这个功能真是没啥鸟用,除了好看以外。
短短几个月,收了N多块表,媳妇已经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家里人都以为我开始吸毒了,花钱如流水。不过下一块已经在物色当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