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表论坛 › 劳力士手表论坛 ›远离阴谋论,理性分析劳力士热门款的价值问题
7
437
6048
白银表友
勋章: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详情]
举报 反对 赞
1
229
1444
初级表友
注册时间9年以上并且发帖数大于100 [详情]
12
313
实习新人
0
133
3087
高级表友
115
5641
2万
皇冠表友
tbba 发表于 2018-6-18 07:56 你好LZ, 首先觉得您这篇文章有非常好的论点与准确的分析,但我也有一些浅薄的见解: 1. 我们俩的最大分歧 ...
4
249
809
41
588
3175
食堂饭票 发表于 2018-06-17 19:31 好文章。不过想问楼主一个问题,公价11w的iwc,楼主当年入手价格大约多少?因为劳的保值毋庸置疑,但如果iwc是5折入现在能卖4w多,其实折损也还说得过去。如果iwc是8折入现在能卖4w,那确实折损大。
24
961
6
177
376
转正新人
tbba 发表于 2018-06-18 07:56 你好LZ, 首先觉得您这篇文章有非常好的论点与准确的分析,但我也有一些浅薄的见解: 1. 我们俩的最大分歧点可能是怎么看待劳力士这家公司,但基于我对于劳力士的查阅与理解,我觉得劳力士还是一家以营利为最高目的的公司。这并不代表为了更多的营利他会放弃产品的质量与品牌的声誉,反而劳力士是一家非常值得企业学校的公司。我想我的论点得从劳的历史说起。劳力士的创始人Wilsdorf跟他的兄弟davis在伦敦创立了劳力士的前身并以他们的姓来命名公司。但是后来由于战争,在1919年由于高昂的战争税收不得不把公司搬到瑞士,因为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以此可见,wilsdorf先生其实初衷也是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才从伦敦到日内瓦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直到1944年,wilsdorf先生才设立的您文中所说的基金会,并在1960年死后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捐到基金会中。但在我看来,他这一举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规避巨额的遗产税也让劳力士有更好的未来。一直到现在,劳力士都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却是一家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除了您描述的品牌赞誉他还被评为全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第53位,并且只有2800名注册员工。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情。 2. 手表在不同市场上的不健康(灰色)流通而造成的炒作。根据COSC(Contrô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ètres)的数据,劳力士现在每年70万的产量,但您文中给出的数据是80万。我想这10万块的表很有可能就是灰色市场每年的交易量。所谓灰色市场,正常来说就是不是劳力士官方承认但确是由劳力士生产出来的手表流通交易的市场。但是在我看来,灰色市场可能要更大了。比如代购应该也是灰色市场的一员。比如说,代购在美国一个专柜为一位中国的客户以美国公价购买了一块绿水鬼。美国工价9000美金但是中国消费者实际支付了10000美金购入。从劳力士的角度来说,这块手表他的预计经济效益9000美金减去成本但是从整个市场角度来说确是10000美金减去成本。那么这多出来的经济效益并且结合供给关系导致了一个结果,区域缺货到全球缺货跟炒作。炒作的不是劳力士,炒作的是想通过劳力士得到更高经济收益的人。但是劳力士也有一定的责任,对于消费群体的监管不力,放任灰色市场的成长,劳本身间接地助攻了热门表款的炒作。 3. 劳本身的商业行为与品牌定位不符合LZ对于劳力士的解读。第一,劳力士可以说是手表行业对于体育运动赞助最多的品牌了。赞助行为的本身绝对不是为了做慈善或者撒钱,为的就是传播品牌形象与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从而达到更多的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第二,我确实从两个经销商嘴里听到过从10月份之后,美国的每个合作经销商(authorized dealer)可以预定的下一年表的数量变少了。我不确定是不是劳确实决定减产了,但是如果劳力士真的决定减产,这样的商业行为一定是炒作。就像是我在别的帖子里回复过,在手表这个算是半个垄断的行业里,劳力士绝对算是一家垄断企业。LZ在新兴中产阶级对于劳的追求的热情与定位很好的论证了这一点。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是垄断企业的标准之一就是控制价格。试想一下,如果劳在2018年卖出10块表,整个市场的需求是15,市场价格是10. 那么劳力士全年的营收就是100块。但是如果调整了产量,结合供给关系与劳力士在行业里的垄断关系,明年的价格调整到20,劳力士决定在明年只生产8块,那么全年的营收就是160。这就是垄断背后的原理。那么接下来就只要看劳对于手表的价格有没有调整就可以知道劳的整体营销方针是什么了。 退一步说,哪怕没有大幅度价格调整,搭售,排队都是很通常的营销手段。这么看来,劳整体减产其实也是对于价格炒作的一种助攻了。
47
1767
中级表友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按Ctrl+Enter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