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表论坛 › 手表知识手表论坛 ›学懂这十个腕表知识 可以在朋友面前显摆显摆了
6
12
91
初级新人
陀飞轮名字来源于法文Tourbillon,有“漩涡”之意,最早在1795年由宝玑先生所创。陀飞轮其实是一种尽可能抵消地心引力对钟表擒纵系统中的机件造成的误差的装置,一般1分钟转360度,这也是它最理想的旋转速度。
一个机械表走时是否精准,看的就是它的游丝。游丝部件由游丝、内桩、外桩组成,游丝通过内桩装在摆轮轴上,外装固定在摆夹板上,游丝决定了摆轮的频率和规律性,进而决定其腕表走时的精准度。我们常见的游丝形状,是阿基米德螺旋线,也叫涡旋线。
擒纵机制是机械表的心脏,主要由擒纵轮带动擒纵叉一擒一纵,完成锁接、传冲、释放的动作,将动力传输给摆轮,由摆轮完成时间的分配,达到调速的作用。最早的擒纵结构由英国人发明,有丁字轮、工字轮等,后来又是由宝玑先生发明了之后成为所有表厂使用标准的杠杆式擒纵结构。
手表的组成部分的其中之一就是表镜,现在的表镜材质基本分为两大类——矿物质和蓝宝石。在腕表界一直称采用了蓝宝石材质的表镜为蓝宝石水晶玻璃表镜,但据万表世界总编兴力老师指出这个概念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蓝宝石、水晶、玻璃三者本来就是三种不同的材质,不能够混为一谈,严格意义上来说,将腕表表镜叫做蓝宝石镜片才是合理的。
看到过不少人在问“为什么我的手表皮带这么快就坏了啊,我花那么多钱买的表,质量怎么那么差?”腕表的皮带其实是一个消耗品,即使是价格贵上天的顶级腕表的皮带,过个两三年,四五年的,也还是会该皱的皱,该坏的坏。
关于劳力士好像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这次就来说下它在刻度数字上用的小心思。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有些劳力士的罗马数字刻度,4点位置使用的是IIII表示,而不是常见的Ⅳ。
电波表是人类计时的发展历程中,继沙漏、日晷、机械钟表、石英钟表之后的第五代计时器。电波表将传统钟表技术和高新时频、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接收国家授时中心以无线电长波传送的标准时间信号,经过内置微处理器解码处理后,自动校准计时器走时,使电波钟表显示的时间与国家保持的标准时间自动保持精确同步。最有名的电波表应该就是卡西欧和西铁城了。
宝玑针,就是一种腕表上的指针样式的统称,最早是由伟大的现代制表之父宝玑先生所创。它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它是通过烤蓝工艺制成的蓝钢指针,其二,指针的末端1/3处有镂空的圆形,其实它是偏心月的造型。
机械表一般有两种调整结构来提升走时精准度,其中一种就是有卡度游丝结构,并不是说所有的腕表都是无卡度游丝结构比有卡度游丝好,比如大名鼎鼎的朗格就是使用的有卡度游丝。简单的说,就是在游丝外环一端固定,中间插一个卡子,以移动卡子来调整运动游丝长度,实现调节快慢,运动游丝越长,走时越慢,反之则越快。
四分之三夹板绝对是德国表的代名词之一,为了大家更好理解啥叫四分之三夹板,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机芯主夹板之上用于固定一大堆齿轮且面积大约占机芯总面积四分之三的一块金属板子。而它的好处就是,在技术层面,四分之三夹板和数个桥板构成的传统结构相比,确实大大改善了机芯稳定性,在降低齿轮轴距公差的同时也使机芯更加的抗污。另外还有个大大的好处,就是有空余的位置可以便于替换整个擒纵机构。 ...
更多 收藏 3 反对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按Ctrl+Enter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