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楼主 |
发表于上海 2018-11-5 14:36:13
[来自iPhone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JFTFSYD2015 发表于 2018-11-05 13:37 
刚刚看了楼主的文章后,自己也有些感想,来谈谈吧……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个人认为造成楼主有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楼主的腕围没有办法承受47的沛所造成的. 当然这并不是楼主的错,只是不幸运而已,稍微有点沛知识的都知道,沛主要打得就是历史情怀牌,那些所谓经典元素齐集的历史复刻版都是按照当时的尺寸47来的,可以说只有47的款是真正含着沛的精髓的,也是沛的毕业款所在,其他的44,45,42和女士的都是和其他腕表公司一样,为了最大化市场营销需要而被开发出来的,当然每个人买表或玩表的目的都不一样,有些表友纯粹是为了好看又适合自己手腕(没必要去强求上47).....可是如果作为一个真正爱表的资深玩家的话,这看问题的角度肯定不一样,可以说47是必须的....楼主算一个有层次的手表玩家应该也不会不懂这个道理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手腕,审美观)强行隔绝着47的沛,这就造成了楼主一直在42,44,45的围城里打转,爱沛,不停的想买,买了后却一直找不到精髓...苦恼...继续尝试...就这样恶性循环着,坑也是越挖越大....其实怎么说呢,作为一个真正爱表人士,表坑肯定是很大的,造成坑越挖越大的原因根据品牌各式各样,但结果都是不尽相同的,就拿劳来说,买了黑鬼又想绿鬼,蓝黑又想百事,就连买了冰蓝都会回过头来去买熊猫...沛作为历峰旗下的一个品牌,不论是从历史,尺寸(对于大众人群过于偏大),质量,明星效应,二级市场和售后角度来看都注定这个品牌不可能像劳一样那么受到关注,表友也不会像劳友那样多劳多得,当然骨灰级玩家除外..通常买个一两款,换换表带就毕业了...我个人也是最近刚刚入了沛門,上了673(经典元素齐集款),本想把587一起收进但后来想想觉得没十么必要了...到现在为止戴了一周了,自己感觉很满意,它给了我一种和劳截然不同的感觉,如果你问我还会不会再买,我会说如果有缘年代一些久远的经典款的话,我会考虑,但就目前为止,一块已经足够了.... 47mm是劳力士为沛纳海做的第一批2533和3646 radiomir的尺寸,的确具有意义。但其他尺寸同样具有意义,从带op logo的44mm的 ref5218 luminor到52mm的mare nostrum到60mm的埃及海军版本ref2/56。
买表很大一部分是尊重历史,但不能拘泥历史。
怎样的沛纳海才是真正的沛纳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诠释。
再比如我非常喜欢的518是45mm的,原型是40年代的劳力士 ref 4113,44mm。
这也是我选择44mm的213的美学依据之一。
44mm的luminor,45mm的radiomir都是具有意义和历史的表款,没必要拘泥于47mm才是正宗。
沛纳海的历史其实是断层的,古典和现代之间没有联系,古典的历史其实基本是劳力士的历史,中间缺乏持续。90年代重建后才是真正的历史开端。没必要被历峰的故事所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