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表友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29045
浏览
/
63
回复
劳力士热的一点浅见
楼主
发表于浙江 2019-3-5 22:23:31
[来自Android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吐槽两句,劳迷轻拍。
一是劳是好表,但是现在这种行情真不见得因为是劳力士好造成的,真是市场导致的。一来是劳力士营销做的好,最近几年复古风潮和劳力士中端定价、历史底蕴导致了跟风买劳的需求太旺盛。二是炒家或者一些玩家转变成的炒家团队,世界范围扫货,扫的太狠。
这种情况有点像炒房了。虽然都知道房子够住就行,要是没人接盘就真砸手里了。但是看着涨得厉害,都想去插一脚炒一把,毕竟炒表比炒房风险小啊,最差还是能卖点残值的。
二是劳力士是什么态度。从外界看来,劳力士肯定希望自家产品炒起来好啊。问题是炒起来相当的利润劳力士并没有拿到,二来炒的太狠容易崩盘。追涨杀跌是人类本性,哪天鬼迪崩盘,会影响现货销售,经销商体系会崩盘的。当然这只是猜测,历史上除了石英危机外还没有哪家遇到过这种断崖式的崩盘。最稳健的做法是保持热度,款式轮流热。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控制热度?
我个人浅见,劳力士不知道怎么控制热度,所以导致了现在这种情况。原因如下:
1.防止过热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控制过热,是在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啊。你想想,如果你手上有十套房子,某天某个机构说,房价降一般,你会不会去跟他拼命?会不会作死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现在国家天天说防止泡沫,去杠杆,是那么好去的么,动别人的利益是比触及灵魂还深刻的。这个游戏开始玩起来,所有人都不喜欢搅局者。参见郁金香泡沫。
2·谁在炒表?一开始劳力士自己在炒。可以理解,大家都这么干。最贵的那个纽曼是劳力士自己买的。后来是经销商炒表,大家吃相还算文明,搞搞搭售。再后来不知道劳力士是不是嫌热度不够,还是真的产量不够,还是炒家囤货太多,运动款一手市场流通量下降了,劳力士又没有及时补货。这下好了,所有人慢慢觉得奇货可居了,开始体系化的搞了。劳力士本身有底蕴,有故事,加上本身价格适中,很容易沦为炒货。所以,现在的局面其实是劳力士 经销商 炒家一起造成的。
3·怎么破?不好意思,不知道。估计劳力士劳力士也是投鼠忌器。分销体系,某种意义上是压货的过程。厂家把货压给总代,总代压给一级分销,一级分销压给终端销售点。压货意味成本和风险。现在是劳力士压给总代,总代压给经销商,经销商压给二手表商或者炒家。现在这个情况下,货应该是大量的在最末端。当然不排除中间有总代和一级分销参与其中。劳力士是不愿意得罪总代和一级分销的。最末端的劳力士管不到,其实也无所谓。所以,劳力士本身有多大意愿把这个雷点爆,我持怀疑态度。点爆这个雷,对劳力士现阶段并没有太多好处,只是消除部分未来可能发现的风险。换做你各位看官,怎么决策?
第一种方式,放量供货,直接冲击现货市场。要知道,经销商最喜欢的是高周转,不见得是高单价。高周转意味着所有的表款都能快速销售出去,平均单价上去,这才是重点。一两只卖个高价对经销商没意义。放量意味着非热门款滞销。这会得罪经销商,没有经销商,劳力士自己搞不定全球范围销售的。以前没这么热其实还好,大家过惯了苦日子无所谓。现在经销商日子好过,忽然你让经销商滞销,大量贵金属款 非热门滞销,你看还有谁愿意跟劳力士玩。劳力士自己也就离死不远了。
第二种方式比较温和,增加炒表成本,比如提高公价,撕膜什么的。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效果嘛。大家都知道。
其他方式,完全禁止二手交易?不可能。严格控制经销商炒货?不可能,本来经销商炒货参与度就低,即便是参与也是个别或者个人,无法完全控制。大幅度提高公价?不可能,劳力士的定位和产品在那儿摆在,价格偏离价值过大,吃枣药丸。
劳力士还在做一个事情,通过机芯还代,元素搭配不停的制造新的炒货炒点,分散风险集中度。只有一个爆款容易暴雷,一堆爆款就不容易暴雷了。
结论:
1·劳力士热度短期内不会降低,长期来看存在爆仓风险,但是凯恩斯说,长期来看我们都要死。
2·理智看待劳力士。我感觉很多表友跟风的情况很严重。其实并不喜欢 并不适合 但是别人都说好,看起来炫酷,就一定要上。犹如大腕里说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劳力士是工具表,坚固耐用,长期以来表款没有大的变化,现在看来有复古的味道。但是劳力士本身是现代工业流水线的产物,工业品硬是要加上品牌文化当成奢侈品,其实是有点吃力的。所以很多表友吐槽劳力士的做工,其实是有点缘木求鱼了。所以,买表之前想清楚,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切勿盲目跟风,更不要轻易入市操作。
看到这里,各位也不容易,不如我们互相点个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