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4
浏览
/
0
回复
342.百达翡丽三问报时腕表
本帖最后由 God·Zeus 于 2025-6-30 14:15 编辑
“我认为在收藏家的心目中,三问报时表就是召唤。”——菲利普·斯特恩(Philippe Stern),2009
在制表界,没有什么比三问报时腕表更具挑战性,也没有什么比它更赏心悦目。自公司创立伊始,三问报时便已成为百达翡丽品牌基因的一部分,而复杂功能腕表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们也自然而然地将品牌与这一非凡的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绝非偶然。如今,每一枚出厂的三问报时腕表都由总裁泰瑞·斯登或其父亲菲利普·斯登亲自聆听。对这家家族企业而言,维护和保养三问报时腕表完美的“百达翡丽之声”至关重要。
百达翡丽三问怀表即使超过百年历史,其声音依然清晰如初,堪称收藏界最被低估的领域之一。在 Collectability,我们相信,如今几乎找不到任何能够以同等价格买到的制表工艺与当时水平相媲美的表款。
百达翡丽1905年制造的开放式三问报时表,至今仍如出厂时般美妙动听。
百达翡丽“杜邦”三问怀表,1925年制造,1953年售出,附有原装表链。
“问表”一词意为按需报时。“听”报时可追溯至中世纪盛期,十二、十三世纪的僧侣使用铁匠制作的闹钟式机械装置,在黎明前叫醒自己祈祷。然而,直到1686年,已知的第一个问表装置才被发明,并由丹尼尔·夸尔发明,并获得詹姆斯二世国王的专利。三问表直到1750年才被发明,由另一位英国人托马斯·马奇发明。然而,这一说法一直存在争议,人们认为三十年前在德国弗里德贝格镇,制表师就已经掌握了一种可以报时和最近的刻钟的机制。无论谁发明了三问表,它们都极为罕见,只有皇室或贵族的特权成员才能享用。直到19世纪中叶,像百达翡丽这样的制表商才得以投资开发这种机制,并向更广泛但仍然享有特权的客户群体开放。
百达翡丽三问报时“à tact”怀表,制于1845年。表背上的指针让佩戴者无需打开表壳或在黑暗中,即可用指尖感知小时。
1839年9月4日,在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和他当时的合伙人François Czapek在日内瓦贝尔格码头开设店铺五个月后,他们售出了一枚配备四分之一问报时的怀表。这位欣喜若狂的买家以450瑞士法郎的高价购得了这枚特别的时计。这笔意义非凡的销售使公司得以进一步投资,追求卓越,打造卓越的报时腕表。三年后,公司完成了第一款配备独立秒针的四分之一问报时怀表。1845年5月,公司完成了一款半四分之一问报时怀表,两个月后,公司又完成了第一款三问报时怀表。三个月后的 1845 年 10 月,一款带有触觉指针附加功能的四分之一问表问世了,这是一个实用的附加功能,意味着可以在黑暗中用指尖感知时间。这款怀表也被称为“à tact”(触觉),可以在百达翡丽博物馆中看到,其明亮的白色珐琅表盘搭配黑色罗马数字,至今仍光彩夺目(见上图)。
百达翡丽三问报时表,配备大自鸣和小自鸣功能,以及1909年为雷格拉公爵制作的极其复杂的威斯敏斯特钟声。
1845年三问报时装置问世后,百达翡丽打造了首款配备大自鸣和小自鸣的怀表。1846年,这枚怀表被售予意大利帕拉维奇尼枢机主教。1851年,公司更名为百达翡丽公司,以纪念与让-阿德里安·翡丽的合作关系,此时百达翡丽已以其三问报时腕表而闻名。
这枚1909年制造的威斯敏斯特钟声三问报时表两侧分别以珐琅工艺装饰着雷格拉公爵的家徽。
大多数三问表采用两个音锤和两个音簧报时,而另一些则采用三个音锤和三个音簧。庄严的威斯敏斯特钟声是所有三问表中最华丽的,以伦敦国会大厦大本钟的钟声命名,它由五个音锤和五个音簧分别报时和小报。最早配备大小 自鸣和威斯敏斯特钟声的怀表之一是无与伦比的雷格拉公爵怀表,它于1909年制造,并于1910年售予墨西哥的雷格拉公爵。它在百达翡丽博物馆展出,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之一(上图)。
百达翡丽三问怀表机芯细节图,配备两个音锤和两个音簧。机芯底座由Victorin Piguet制造,并由百达翡丽按照其严格的标准进行精加工。
问表机芯以原始机芯或半成品机芯为基础,主要由 Victorin Piguet 提供,Victorin Piguet 是汝山谷 (Vallée de Joux) 历史悠久的供应商,也是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 从问表生产开始直至 1960 年的常任供应商。
这款非凡的三问报时腕表带有备受追捧的蒂芙尼 (Tiffany & Co.) 签名,于 1912 年制造。
1906年,百达翡丽首批量产的三问报时机芯(不含表盘和表壳)运往位于纽约的蒂芙尼公司。蒂芙尼自1851年以来一直是百达翡丽的重要客户。百达翡丽当时之所以愿意与这家美国零售商分享其机芯,部分原因在于蒂芙尼曾于1872年尝试在日内瓦建立自己的先进制表厂,但最终失败。将现代美国大规模生产方法与瑞士传统工艺相结合的理念,对几代以来一直在自家制造零件的当地制表师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美式的大型工厂上下班打卡模式并不适合独立工人。 1876 年,蒂芙尼工厂的关闭进一步拉近了两家公司的距离,因为百达翡丽在合同中同意“尽最大努力按照附件中列出的价格处理机器、工具、家具和固定装置等……”。参观罗纳街优雅的百达翡丽旗舰店的顾客仍然可以看到蒂芙尼工厂关闭的遗迹,因为其宏伟的旧金库在沙龙中占据着显著位置。
百达翡丽首款三问腕表,1916年为DO Wickham夫人制作。
百达翡丽早期在三问报时腕表生产方面取得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其在应对复杂机芯微型化这一高技术挑战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在1896年日内瓦瑞士国家博览会上,百达翡丽展出了一款9法分和一款10法分的三问报时腕表(法分是传统的机芯直径计量单位,相当于2.255毫米)。这两款腕表均为女士腕表,参观者对如此小巧的腕表能够按需报时感到惊叹不已。1916年,百达翡丽接到订单,要求为D.O. Wickham夫人制作一款五分钟问报腕表(可报整点、刻钟以及最接近的五分钟间隔),并顺利完成订单。27.1毫米铂金表壳搭配一体式链节表链,成为百达翡丽首款问报腕表(上图)。可惜的是,女士们不得不等待近百年,才迎来下一款以她们为主题的百达翡丽三问腕表。 2011年,Ref. 7000R Ladies First 三问报时腕表加入该系列。这款腕表搭载优雅简约的 33.7 毫米 18K 玫瑰金表壳,搭载 R 27 PS 机芯,由 342 个零件组成。其细腻洪亮的报时音质广受好评,对于如此小巧的表壳而言,堪称非凡。
百达翡丽首款三问报时腕表,于1924年制造,并于1925年售予拉尔夫·蒂托(Ralph Teetor)。
20世纪20年代中期,百达翡丽开始批量生产配备三问报时功
能的腕表,当时使用的机芯直径从10法分到14法分不等。12法分的机芯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它们能够完美地融入27毫米的表壳中,而这个尺寸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实现最佳音质。百达翡丽的第一款三问报时腕表于1924年问世,并于1925年售予美国汽车工程师拉尔夫·蒂特(Ralph Teetor),他的发明包括巡航控制系统。蒂特先生发现这款精巧的报时腕表对他来说尤其实用,因为他当时是盲人。1925年百达翡丽也在这一年推出了第一款万年历腕表(型号:ref. 96)。
百达翡丽铂金酒桶形三问报时表,1928年为传奇收藏家小亨利·格雷夫斯制作。
另一位早期对三问报时感兴趣的美国客户是传奇收藏家小亨利·格雷夫斯(Henry Graves Jr.,1868-1953)。1928年6月16日,他拥有了他的第一块百达翡丽腕表,一款酒桶形18K黄金三问报时腕表。30.5毫米 x 39.5毫米的表壳是在一年前制造的,而机芯则在1895年制造,制造时间要早得多。30多年来,百达翡丽一直保留着这款12法分手动上链机芯,直到合适的应用出现,而这种情况在今天不太可能发生。这款腕表几乎无人知晓,直到2012年在苏富比格雷夫斯/富勒顿收藏拍卖会上亮相,以当时惊人的2,994,500美元成交,创下了三问报时腕表的最高纪录。2019年11月,这款腕表再次亮相拍卖会,这次的成交价为4,575,000瑞士法郎。格雷夫斯还拥有另一枚铂金酒桶形三问报时表,现藏于百达翡丽博物馆(上图)。这枚表同样制作于1928年,是百达翡丽当时制造的三枚酒桶形三问报时表之一。
百达翡丽于1927年为詹姆斯·沃德·帕卡德(James Ward Packard)打造的首款带天文指示的三问报时腕表。腕表背面精确复制了帕卡德居住地俄亥俄州沃伦市的夜空。
尽管20世纪20年代是首批腕表研发的黄金时代,但怀表的生产和新机芯的发明仍在继续。1927年,百达翡丽为美国汽车巨擘詹姆斯·沃德·帕卡德打造了其最复杂的怀表之一。这款如今被称为“帕卡德”的特别怀表拥有十项复杂功能,包括首款带天文指示的三问报时功能。这款令人惊叹的腕表仅19法分, 却拥有一幅星空图,描绘了沃德位于俄亥俄州沃伦市的家中夜空的景象。
百达翡丽“格雷夫斯超级复杂功能”腕表于1933年问世,配备带西敏寺钟声的大自鸣装置。
五年后的1933年,百达翡丽以史上最复杂的时计——“格雷夫
斯超级复杂功能”(上图)——震惊了制表界。“格雷夫斯”腕表拥有24项复杂功能,一直保持着备受赞誉的地位,直到1989年,百达翡丽推出搭载33项复杂功能的Calibre 89机芯,才再次超越。“格雷夫斯”腕表的24项复杂功能中,包括带有西敏寺钟声的大自鸣功能。
罕见的百达翡丽铂金三问怀表,1929年制造。
百达翡丽一直将三问怀表作为其常规生产的一部分,直至20世纪50年代。无论是怀表还是腕表,铂金材质的腕表都极为罕见。许多人认为,这种贵金属的密度比黄金高30%,不利于音质,会影响音质。即便如此,铂金三问怀表和腕表仍然因其稀有性以及其保留的“百达翡丽音质”而备受追捧。
百达翡丽首款配备月相和万年历功能的三问报时腕表,型号 541,1939 年制造。
早期的三问报时腕表很少配备额外的复杂功能。已知的第一枚作品于1939年问世,配备万年历和月相功能(上图)。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1982年菲利普·斯登委托制作ref. 3615腕表,并使用公司库存中的一枚维氏(Victorin Piguet)机芯毛坯,才诞生了第一枚配备三问报时、万年历和计时功能的腕表(见下文)。
百达翡丽 3615 型腕表于 1982 年问世,是首款配备三问报时、万年历和计时功能的腕表。
1925年至1942年间,百达翡丽仅制作了约十几枚配备三问
报时功能的腕表,使其成为收藏家们最热衷的腕表之一。其中四枚现藏于百达翡丽博物馆,其中包括为拉尔夫·蒂托(Ralph Teetor)制作的腕表。尽管三问报时腕表诞生于所谓的制表业“黄金时代”(二战后),但据估计,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这类腕表的产量也不超过30枚。
百达翡丽于 1960 年左右停止生产三问报时表,因为市场需求几乎为零,其他制造商也纷纷停产。直到二十年后的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菲力·斯登 (Philippe Stern) 对高级制表的投入,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时任公司总裁的斯登使用来自 Vallée 的古董机芯毛坯重新开始生产三问报时表,并添加了额外的复杂功能:ref. 3615 配备单按钮计时码表和万年历(如上所述),ref. 3621 配备万年历、月相和月龄指示器。怀表生产对百达翡丽仍然至关重要,1983 年,ref. 920/1 问世。这款配备万年历、大自鸣和三问报时的双秒追针计时码表或许预示了 Calibre 89 机芯的未来发展。
百达翡丽 920/1 大自鸣三问追针计时码表,配备万年历,1983 年制造。
这些时计诞生于大多数高级制表商受石英危机影响的时期,彰显了菲力·斯登对复杂功能制表的执着追求。菲力·斯登决心证明高级机械表拥有光明的未来。在筹划公司150周年庆典之际,他决定是时候重新推出三问报时腕表了,但这次将搭载完全自主研发的机芯——Caliber R 27,以及于1989年首次亮相的标志性型号Ref. 3974和Ref. 3979(见下文)。
百达翡丽首批搭载自主研发的R 27三问报时机芯的腕表,于1989年问世。左图:ref. 3974,配备三问报时和万年历功能。右图:ref. 3979,配备三问报时功能。
自1989年重新推出三问报时功能以来,百达翡丽投入了大量精力,试图量化构成完美“百达翡丽声音”的要素。正如菲利普·斯登在2009年所说:“声音不够强,这是显而易见的。然后,你需要考虑小时、刻钟和分钟的和谐度,当然还有它们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报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很难做到准确,因为它不是一门科学;它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感受。” 当三问报时滑块启动时,小时会发出低音,刻钟会发出低音和高音的组合,分钟会发出更高、更快的声音。1989年,菲利普·斯登认为,报12:59的理想钟声持续时间在15到16秒之间(以便报时12次,刻钟6次,分钟14次,共计32次)。有趣的是,如今随着冶金学和制表技术的进步,这部迷你歌剧的理想时间是在 17 到 18 秒之间,因为音质更加丰富。
自1992年起,三问报时腕表成为百达翡丽的常规产品(非限量版腕表),其表款选择在业内依然无出其右,目前系列中约有10至12种不同型号。据估计,百达翡丽每年生产约50枚三问报时机芯,但这些机芯被分配到各个表款中,因此每个型号的产量极其有限。正如菲利普和蒂埃里一致认为的那样:“三问报时腕表永远备受追捧,而且稀有难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