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表友
 
|
60889
浏览
/
24
回复
手表震荡频率的发展及优缺点
手表的震荡频率是指由摆轮游丝组成的机械震荡系统的频率,它的震荡频率及稳定性是手表计时精度的关键。和别的东西不一样,一般手表在讲震荡频率时,通常只说摆动的次数,而且时间单位不是秒,是小时。(比如;28800次/时或写成28800A/H)。我们知道,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震荡的次数,手表里的摆轮是左右各摆动一次才完成一次全震荡,通常机械震荡的频率不像电子类那样,应该还算比较低的。在折换成频率单位时候,需要把手表的振频数去除以7200,那么,28800A/H的就等于4HZ。
40年前的手表振频基本都是18000次/时的(俗称“慢摆”),30年前的手表基本都是21600次/时的(俗称“快摆”),20年前到现在的手表基本都是28800次/时的(俗称“高频”)。由此可见,手表的震荡频率是越来越高。
提高手表的震荡频率是为了计时精度的需要,因为震荡频率越高周期就越稳定,抗外界干扰性好。所以,几十年已来,国内外各手表厂家都在努力尝试做高频手表,中间还出现过19800A/H(比如OMEGA就比较常用)。但是,频率不可能被无限制的提高,机械震荡也有个极限,特别像摆轮游丝这种结构和尺寸组成的东西。
高频手表在制作和加工上更复杂,工艺难度加大,首先它的擒纵和摆轮部件的几何尺寸会变的比较小,因此,工差也要求要小,光洁度还要更高。还有包括零件的材质,润滑等相应的问题,要知道,但凡是高频率运转的东西,都是“短命”的,因为磨损很大,而且,保养周期也会缩短。最主要的是由于高频手表的发条力矩都非常之大,齿轮的齿做的更加细密,通常擒纵轮齿都在20个以上,摩擦碰撞的更频繁,轴眼及轴榫的压力和磨损问题也会很快的凸现出来。这个世界上的物质都充满矛盾,钟表最典型,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只能有限的把它组合统一起来。
现在,瑞士手表里也有36000A/H频率的,比如真利时,用的是4021机芯,这个可是它的一大卖点,过去只有在秒表里才会出现这个频率,(据说真利时早在1969年就研发出来36000次/小时的振频手表了,号称突破了当时机械制造的极限),同时你会发现,这表的摆轮做的特别小,而且它还没有止秒装置,我认为,那是因为它的游丝的刚性过大,自动起振性能不好所致。
还有个比较怪异的频率,25200A/H(折合3.5HZ),这个就是OMEGA同轴的手表2500机芯所用的频率。也许,这是它考虑精度和加工,保养维修诸因素后的一个综合的选择吧?顺便说一下,OMEGA同轴的手表停表率可不低。
我感觉,28800A/H的手表震荡频率就可以了,也比较成熟,最具代表性。手表的计时精度也不完全是由震荡频率决定的,表帝在对一些28800A/H和21600A/H手表的检测中发现其性能还是相对稳定。俗话说物极必反,适当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