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婚娶风俗,老一辈人都知道——那时候娶媳妇,如果能有一台蜜蜂牌缝纫机,一辆28永久自行车,一块北京牌手表这三大件,在当时肯定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家里讲究点的,再奉上一台红灯牌交直流两用收音机,就更完美了。这些东西只要准备好,再挑剔的女方家也无话可说。
之前看新闻,据某权威调查公司对我国腕表行业的综合销售统计,近年位居前4位的腕表销量是欧米茄、劳力士、浪琴、天梭。
可以说,中国是瑞士表在海外的重要市场,绝对没有之一。
反观国产表,从之前“飞亚达为您报时”到“罗西尼表为您报时”,这几十年下来,恐怕中国消费者听到最多的也就是北京、上海、飞亚达、罗西尼、天王、依波这几个耳熟能详的牌子,在近几年新出现的海鸥国产腕表,消费者一路盘点下来,能叫得上名的也就这么多了。
提起国表,让人又恨又爱,爱的是它亲民的价格和国人为之骄傲的国产属性,爱的是一部分表迷以购买国表为荣;恨的是,对它质量以及做工不成钢的可谓美好期待。
是的,国表给人整体感觉总是那么差强人意,相比之下的软性服务——售后、销售顾问的态度等,更是和国外极大集团相比差强人意。
我个人的第一块国表是1999年上大学时老爹花99块钱给买的飞亚达镀金石英表,钢链的,在北京的夏天,这表给我的印象深刻——每次都把手腕弄的脏兮兮的,听同学的告知,直接扔水里拿刷子洗,后果大家可想而之。
结婚后,算是高档一点的腕表是媳妇2007年送的一块价值1000元的天王石英计时表,当时喜爱的不得了;不过那时候对腕表的研究仅在最初级阶段,发现石英表走时是真准啊,虽然计时的按键没舍得用几次。
之后逛超市,我和爱人看上了天王的机械对表,当时一听2200元可以买两个机械表,主要是当时对机械表的感觉是不用电池,可以省更换电池的费用,立即刷卡拿下,在之后的4年时间里,我都一直把这块表当成宝贝一样对待。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表盘上的刻度生锈了,当时让我心疼不已,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天王的售后在哪里,或者有没有售后服务店。去年,我去家乐福超市,无意中看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修表的,上前去询问维修和保养我这天王表的价格,居然被告知这表早已停产,现在保养等下来大概需要800人民币。我当时很诧异。原因,你懂的。
国表,想说爱你不容易。
啰嗦那么多,有一点让我很纠结,国人什么都爱争第一、创造第一,我们是否反思过,就算的了第一,能给人民带来什么,带来不了任何的经济效益和金钱,任何第一都是无用的。从国产汽车的发动机质量差到手上这方寸之间的机械零件,我们的的确确在取得进步,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在外国朋友面前显摆一下自己戴的国产腕表,“看,这是俺们国家生产的XX功能的XX牌,质量非常好,而且价格还低”,而不是现在戴着德国产也好,斯沃琪气团的也罢,独立公司的也好的瑞士德国所谓高档的腕表。
总之,我希望国表能取得傲人成绩,而不是哗众取宠让人贻笑大方的一个玩物而已!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啊,自己叨叨,因为我有的国表都是价值低廉,不代表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