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797
浏览
/
64
回复
《清园食单》——蘑菇
本帖最后由 木溪 于 2019-5-1 00:11 编辑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一食一味》
又到了一年一度捡蘑菇的季节了,每年这个时候,深山老林里就会出现捡菌人的身影,一个小竹篮,一把镰刀,进深山几个小时,就能收获一筐来自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蘑菇!
《清园食单》是以前无聊的时候,编辑整理的一本关于烹饪食物和各种食材的手稿,那时候教书,假期比较多,可以做很多关于文字、关于诗情画意的事。在我们这里,现在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有野生菌上市了,现整理一篇关于野生菌的帖子,和各位表友分享。
这个图片上的菌子,官方学名叫“网盖牛肝菌”,不过在我们当地是没有人这样叫的,我们叫“白牛肝”。牛肝菌分为白色牛肝菌和黑色牛肝菌。
这个就是“黑牛肝”,黑牛肝肉质醇厚,一般用比较辣的青椒或者晒干的丘北辣来炒,香气四溢,滇菜也是属于川菜系,一般我们这边都是比较爱吃辣的,牛肝菌如果不用辣椒来炒,那么这个牛肝菌是没有灵魂的!
这是“白牛肝”,颜色稍微比黑牛肝浅,照片拍出来不是太明显。烹饪方法同黑牛肝。
上面这两个都是“青头菌”,青头菌绿油油的,一般我们会放辣椒炒了吃,或者是用来煮汤。还是一种吃法,外地人一般不知道,就是用还没长大的青头菌,把菌把去处,然后把鲜肉放进蘑菇里,一起用鸡汤煮,最后肉香和菌香完美结合。
“羊肚菌”,一般也是晒干了和肉一起煮了吃。
“奶浆菌”,确切地说是红色奶浆菌,因为还有白色奶浆菌。这个菌子奇特之处在于,一旦弄破了,菌子的缺口处就会流出像牛奶一样的液体,而且是一滴接一滴往下流,甚是奇怪!
白色“奶浆菌”,特征同红色奶浆菌。
方言叫“扫把菌”,形状如同珊瑚礁,吃起来脆脆的。
方言叫“红大脚”,颜色鲜艳无比,这个菌子如果烹饪方法不当,食用后是会中毒的,很少有人敢一次性大量食用,每年都会有不怕死的吃很多,然后中毒住院。正所谓“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既然会中毒,那为什么还要吃呢?! 那是因为这个菌子煸炒后奇香,味道简直是让人终生难忘。当然了,中毒了也是会令人终生难忘的!!
“见手青”,样子和红大脚很相似,这个菌子也是味道浓香,这个菌子另一个奇特之处在于,菌子在山林里是红色的伞盖,黄色的菌把,只要用手触碰到,所碰之处立刻会变成青色,故名“见手青”。
方言叫“兔巴巴”,一般生长在光秃秃的地方,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土豆,只是直径一般4厘米左右,没有我们菜市场见到的土豆那么大。这个菌子其貌不扬,可是味道也是很好的,煸炒后,也是香气四溢的。这个菌子还有一种不怕死的吃法,烧了吃! 烧不透也会中毒!
野生香菇,香菇大家都知道,这个没什么可介绍的,只是这个是野生的,比较瘦小。
这个是“红菌”,味道不是很好,一般我们当地人见到也是不捡的。
“红色青头菌”,味道和青头菌差不多。
方言“皮条菌”,肉质很结实,吃起来比较有嚼劲。
“白参”,清洗起来很麻烦,洗完一盆,头晕眼花。
“栗树菌”,这种菌子只生长在板栗树下。
“豆瓣菌”,和栗树菌一样,只生长在板栗树下,味道微苦。能捡到栗树菌的地方就能捡到豆瓣菌,可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方言“麻母鸡”,名字奇怪,这个菌子可以食用,不过我们一般也是不要的,主要嫌太难看了,还会“掉毛”。
方言“铜绿菌”,绿在我们方言里读“Lu”第二声。这个菌子煮汤来吃,味道也是很不错的。一般能捡到这个菌子的时候,就意味着捡菌子的季节就要结束了,因为这个菌子是所有菌子当中最晚才出的。
“喇叭菌”,形如喇叭,这个菌子我们一般也不要。
“鸡油菌”,鲜黄色,炖了吃味道不错,形状和大小跟丁香花很相似。
“松茸”,这个菌子是最贵的菌子之一了,一般出口小日本较多,很昂贵的。营养价值据说很高,但我觉得,不过什么种类的菌子,营养价值都高。
方言叫“摆依”,这种菌子和“鸡枞”很相似,很相似。外行人根本区分不出来,区别在于摆依一出都是少则十朵,多则上百朵都有!摆依和鸡枞价格相差甚远,所以会有奸商用摆依来冒充鸡枞卖。鸡枞一般只出一朵,产量决定价格。
这就是“鸡枞”了。鸡枞和摆依是生长在白蚁巢穴上面的,和白蚁是共生关系,白蚁生则鸡枞生,白蚁灭则鸡枞灭。所以我们一般挖鸡枞的时候都特别小心,不能挖到白蚁巢穴,否则第二年这个地方就没有鸡枞了。一旦谁要是把白蚁巢穴给挖到了,是要遭到全省人民的唾弃的!
这号称最美丽的菌子了,“竹荪”,这种菌子穿着白色裙子,亭亭玉立。我们这边有一道名菜“天麻竹荪火腿鸡”,就是这个竹荪。
“虎掌菌”,这个菌子我们一般也不要,不怎么好吃。
“干巴菌”,这是我最喜欢的菌子之一了,很漂亮,像一朵花一样,这个菌子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
生长在松树下面,很难清洗。
味道也是奇香!
民风淳朴,菌子在乡镇集市上是按堆卖的,城市里就称斤了,昆明说的是公斤,这边不说市斤。
这是干巴菌的售卖摊位,我每次去逛野生菌交易市场,我都会有一种奇怪的想法,万一我要是滑倒了,扑到菌子上面,我得赔多少钱啊! 这个干巴菌摊位要是您上去每个筐踩一脚,估计得赔出一块绿水鬼的钱。
分享一下这个季节的野果,去山林里捡菌子还可以摘到各式各样的野果,在山林里,总会有各种惊喜!
这,也是一种菌子!
菌子还有很多很多,上面分享的,都是我自己去山林里捡到过的。等我捡到别的菌子了,我又在评论区分享。每年的这个时候,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山花烂漫、野果遍地;每年这个时候,菌子出土,总有人食用中毒,这是一个饕餮的季节,这也是一个慷慨赴死的季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