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发表于日本 2022-3-30 10:37: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仍然坚持,不透底就是耍流氓。
我当然知道石英危机之前,没有透底的这个说法存在。我也是关注vintage和怀表的,谢谢。啊对,怀表的盖子可以自己掀开,这个算某种形式的透底不。算了,不提这个,跑题。
这个变化的根本是因为时代变了,导致钟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石英危机之前,机械表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工具,就像今天的汽车。当然也可以有豪华高级品牌,但是多数时候,对多数消费者,它的最首要功能是工具性,汽车是交通工具(后者是追求速度的工具),钟表要报时。它的工具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左右这个品牌这个型号的评价高低。很多今天的硬品牌,都是在过去的这个时代,通过强大可靠的工具性,形成了今天的口碑。
然而,石英表的出现,结束了机械表的工具属性价值。在工具性这个方向上,没有机械表可以和价值200美元的石英表抗衡。机械表作为工具的属性,宣告终结。从那时候起,机械表就成了工艺品,它的卖点,再也不是工具,而是玩具,奢侈品,收藏品。
补充一句,汽车行业,现在可能也正在经历石英冲击,就是电动车。只看0-100加速,特斯拉为首的电动超跑已经傲视群雄。虽然和钟表并不完全一样的情况,但是类似的故事。
作为一个工艺品,为了突出它的工艺价值,从而很好的把自己和石英表区别开,透底就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后来有一段时间,还出现过 高等级制造工艺 配以 豪华装饰打磨 的石英机芯,比如JLC和GP都曾经有过,甚至现在仍然时不时拿出来一款来卖。
为什么那两家把石英机芯也透底?
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工艺品属性,最大限度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价值,并且奉上(deliver)这个价值。
然而密底,就无法实现这个观赏性的价值。
当一个工艺品,没有了作为工艺品的观赏性和把玩乐趣,又没有超过200美元的类似工具的实用性,请问它的价值何在?
当然,劳力士证明,iPhone模式对某些特定的人群还是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但是这是建立在某种 众愚理论 的营销思路上的,很难说能一直成功。当然,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国家的特定的人群,它可能好用。但是我认为人都会觉醒的。
所以我要坚持说,在今天的时代,不透底的机械表,都是耍流氓。
我要重复说,今日的机械表,是工艺品,不是工具。要工具属性,哪个打得过G-Sho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