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枚合
点亮优秀版主
需是正式版主,月在线时间≥15小时,月发帖量≥100 [详情]
◆
◇
版主
  
- 认证:

|
46630
浏览
/
34
回复
说说劳力士7135机芯的全新双擒纵
楼主
发表于山东临沂 2025-4-4 22:47:55
[来自iPhone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三枚合 于 2025-04-05 00:01 编辑
我尽可能“说人话”方便各位看官读懂😅请多指正。
首先7135是枚高频机芯,关注古表的朋友清楚70年代28800A/H就算高频,如今已经成为平衡性能与消耗的标准频率。而伴随高消耗的36000A/H这一摆轮旋转振荡的上限频率被确立为高频,时至今日也并非高频本身能带来迭代级别的性能提升,而是因它可以施展呈现结构级、材料级的技术革新藉此来问鼎全新的性能高度。结构与材料两领域之间高度关联研发门槛十分高板,属于各集团间的军备竞赛,卷的一直挺猛。有人说机械表技术早已到顶那是在独立制表的一亩三分贵地,真玩高精尖的革新还得看行业巨头集团间的较量。我们看劳力士在7135机芯下的猛料,就是旨在解决高频机芯高能耗、高磨耗、短维护周期的“两高一短”问题。目前涉足此玩法的近年有冠蓝狮9SA5走时精度基本处于翻车状态,不是精工爱普生集团水平差,这领域就算前期仿真模拟做到家也只是模拟,机芯实际跑起来多少也要赌点运气。还记得当年欧米茄偷停问题差评如潮的表友,再看如今在走时性能方面稳坐精准头把交椅的欧记,9开头机芯还搞了个超细微步进的硅游丝形变微调,将精准由欧不由天的精神贯彻到底…若不是当年背靠血厚的斯沃琪集团,玩结构爆改同轴擒纵大面积偷停单凭欧记单打独斗那是要嘎掉的…先别管人家现在卖不卖的过劳,比其他各路友商人家日子也是油润的很,毕竟熬出来了。劳也是小百年间只玩传统杠杆擒纵安生日子过惯了,前些年在擒纵方面动了刀,初衷是好的结果32机芯跌摆幅跑慢差强人意诸位都看见了,跑的还不如自家小弟自产同是单发条长动力的MT机芯。还真别说这机芯基本都是劳的经典结构,自动换向轮瞬跳机构以及轮系都一样,就是改了长动力加大发条盒滚珠轴承没去改动那擒纵,所以帝舵自产机芯大部分出厂设置就调的偏慢是有意的,不然大哥的脸挂不住。说了这些爆改擒纵的风险我们有理由关心7135全新擒纵跑的到底好不好,毕竟传统杠杆擒纵效率虽不是最高的,人家不翻车对不对。不过劳玩高频了,按一贯的操作风格,不整些让你感觉有诚意的结构和用料来对应,他是里子面子都放心不下的。陶瓷摆轴属于第一个材料更迭,高频摆动作更高速,传统碳钢的摆轴面对硬度几乎仅次于钻石的刚玉轴眼,高频下稍有缺油其磨耗增加将呈指数级。陶瓷摆轴与刚玉轴眼硬度甚至接近,光洁度够高的话会相当耐磨而且完全顺磁性,就是韧性表现有待观望。欧记为了顺磁性还用钛合金摆轴,虽然缺油磨损会比钢轴明显已经有一些更换全摆的案例,但面对冲击时理论上韧性好过钢轴不易折断。7135的擒纵系统是硅材质,结合硅游丝陶瓷轴,防磁性能可谓一步登顶,什么自动麻将桌就洒洒水了,别戴着去钻核磁共振机生活中基本拔剑四顾无对手。但各家硅擒纵翻车率也不低,例如宝玑5177的硅擒纵不少机芯党都清楚,两个保养周期之后校表仪上跑的数据是再难如初,就看劳家硅材质玩的如何了。结构方面双擒纵可以看作是杠杆擒纵进化的完全态。两擒纵轮伺服于一个擒纵叉,其实可以看作是传统擒纵轮一分为二,双边独立服务于各自负责的冲锁面,但彼此间又互有传动协作,动力则由其中一个擒纵轮接上级齿轮传递而来。如此看似乎比传统擒纵多一级传动,实际双擒纵轮极大的拓宽了冲锁角度以及力矩传递的优化空间,擒纵叉也做了相应调整——直观看到的例如异型叉口,左右对称的冲锁面。整个擒纵系统更高的效率满足了高频摆更大的能耗需求,也为发条拓展或说节约了宝贵的续航时间。而且高频摆的游丝弹力“更硬”,理论上螺线受力更均匀弹力更线性的硅游丝在等时性方面更能胜任,劳力士如此大刀阔斧的爆改擒纵,亦是因为传统杠杆擒纵满足不了如此条件下机芯全局的平衡设定。总体看该机芯的设计非常美好,只是可靠性须接受岁月的检验。最后希望7135机芯能如愿收获老牌铭机3135般的美誉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