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表论坛 › IWC万国手表论坛 ›二度逛展:细品新作、再会好友😋
194
4万
9万
论坛名人
勋章:
注册时间9年以上并且发帖数大于100 [详情]
全新表壳材质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陶瓷基质复合物,简称CMC),比陶瓷轻、又耐刮耐腐蚀、且不易碎,定价¥328000,万国表里首次出现了超过同配置贵金属版本价格的特殊材质款式!
CMC初始原料为碳纤维,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后,最后只将基质由碳聚合物转化为了碳化硅陶瓷,故表壳仍具有纤维式的纹理结构~
搭载葡七所使用的52010机芯,背透玻璃做了黑化,是为保持整体色调一致性~
CMC版本表径46.5mm、厚14.6mm,上手十分十分轻盈~
18K Armor Gold(铠甲金或叫硬金)版本,即表壳材质比传统红金耐磨多倍,万国最早于2019年在小王子大飞恒定动力陀飞轮腕表上投入使用~
表径46.2mm、厚14.4mm,典型的贵金属压手感,与轻盈的CMC版本形成鲜明反差~
同样搭载52010机芯,表底玻璃做了黄化、也出于维持整体色调一致性,定价¥264000,明显低于CMC版本~
白陶瓷材质万年历,定价“只有”¥317000,有CMC预算,个人觉得没理由不优先考虑这个呀,G-Class铁粉或万年历买腻了的表友除外😂
表径46.5mm、厚15.5mm,上手很大气~
46磨砂陶瓷壳大飞 vs 48抛光陶瓷壳大飞
39mm表径利维拉,定价不到¥3万~
搭载名士自产BM13五日链机芯,与万国32111同源且配置相同、打磨同级但处理方式有些不同,并且每一组表带都有快拆,背透、防水100米~
50周年蓝盘限量款,定价¥3万出头~
一样的BM13机芯,但蓝盘表径42mm,因此背透外圈边框会厚些~
龙年限量版,六点位月相为龙身显示、日历则由龙尾指示,设计思路挺有趣哒,这款上了点功能还是特别款,定价¥4万多~
同样自产五日链机芯,背透玻璃表面印金龙图案,外圈则更厚,因为表径已经到了43mm~
43上手效果不错,但由于BM13机芯直径有限,所以从整体比例尤其背透效果而言,肯定还是39版本最舒服~
陶瓷大飞48“TOPGUN Miramar” vs 瓷化钛飞计41“致敬3705”
更多 收藏 5 反对 举报
0
53
3473
高级表友
举报 反对 赞
8
107
568
转正新人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详情]
18
6320
6988
白银表友
10
260
3504
黄铜表友
万国的做工还是有保证哒^_^
586
4836
举报 反对 赞 (1)
2021年上一届也是如此,那时恰逢43小大飞诞生,用的集装箱主题放在第一个让人尤其印象深刻!这届品牌展位很多都没变,虽然参展总数减少了,但餐饮区扩大填充进来使得整体布局还算紧凑~3227系列,即便算上今年的新款,个人觉得仍是现代(2000年后)尊达型工程师腕表的标杆!而最遗憾的便是几年前懵懂之时在国外错过了那个三文鱼版本🙃
@物理神话:这三文鱼真是让人过目难忘,不知道新款工程师会不会也复刻这个盘面
@Facilities:还是别!葡萄牙40小三针好不容易弄个三文鱼盘,结果做成了闪光盘🤣 明明追求温润感的三文鱼盘应该用哑光色的~另外,新工程师常规款¥9.28万的定价算是“停在杠头”上,把后路差不多封死了~换个盘+搞个限量,难不成真要把用着成本价不足1千欧的32111机芯表款标到¥10万块吗🙃
@物理神话:哇物版终于看到有人吐槽葡萄牙的小三针了,说实话那个放射纹是真的显廉价,和最近天梭那个三文鱼大三针可以称兄道弟了…
@Facilities:天梭那款至少颜色上是正确的,其设计与配置之于天梭本身定位而言更是到位了~如果回看万国约二十年前的作品——世纪之交那组著名的GST系列会发现,那时的外观(盘、色、壳、带)就已不在如今的新工程师之下,并独具特色,所以说万国历史上从不缺好东西,反倒是在科技进步的当下,少了曾经那份精益求精、坚持把每件作品都做到位的专业态度!
@物理神话:iwc现在的发展方向肯定是高层各种讨论和专业人士制定的,但是能否按理想实施,实施之后市场能否按预期反馈还是要看长远。起码现在看来工程师这波确实挺正确的,可能近些年新的腕表消费者对机芯没那么执着了,毕竟机芯是买给自己,外观买给别人……
@Facilities: 本帖最后由 物理神话 于 2023-9-22 01:53 编辑 之前和表友们交流时就分享过:“我们戴的是表并不是机芯,自己能接受、够用便好”,外观设计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更重要一些(特别是万国),尤其表迷只占消费群体中的极小一部分,很多时候做不到“里外兼顾”;就今年的新工程师而言,也总算回归到了大伙心目中本该有的模样,虽迟但到,而且也看得出品牌的确花了心思,但就像之前几次那样,一个好的idea到底是争取做到百分百来铸造经典甚至一代传奇、还是力保七八十分不出错,某种程度就是一个企业当下心气和状态的体现。 从这些年许多服务品牌多载的老臣子、资深团队“打包”式地离开,再到产品线大规模地精减缩编,万国给人的直接印象便是:有趣的人和表都越来越少了,整个品牌自上而下都趋向于躺在从前的“功劳簿”上,也难怪一些留下来的老员工偶尔会调侃说“现在更适合养老”……大约三四年前,就在82和32两组机芯相继问世后不久,便和那时中国区的一些高层反映过希望原厂抓紧机会翻新工程师系列,一迎回尊达型外观、二启用新型自产芯,并且可以弄成高低两组产品线(低端做小点用32密底走量、高端放大些用82背透搞特别版)来迎合不同口味和完成业绩要求。 只能说愿望最后实现了一半吧,而最令人意外的是,唯一出来的这组表却并不像新马克二十那样是实实在在回馈给广大翘首以盼、等待多年的粉丝以及铸就良好口碑的,而是更多以一种类似广告牌的形象工程示众,为品牌谋求知名度和利益的同时一切点到为止,虽然商业决策自有其道理、暂无谓对错,但在主流表圈(包括粉丝和旁观者)眼中,万国却早已不是从前黄金时代的那个万国,也回不去了……
@物理神话:物版对IWC真是爱之深啊🌷IWC也是我认识的除了劳浪梭之外最早的瑞士腕表了,从小就梦想拥有,长大自己掏钱买的第一块表就是322701,感情很深,当时在南京路店里知道要出新款工程师之后预算都留好了,不得不说还是有点失望,不过钱的问题永远是自己的问题😂好在海陆空里面飞行员还是IWC首选。很少有品牌能和劳一样所有型号都火爆的,希望飞行员能一直成为代表表款火下去,我的海陆空里一直给飞行员留着位置呢😆
@Facilities:🤝兄弟过奖!最近几年万国一直奉行“飞行员为主,其余皆为辅”的新推广策略,几乎每季都有一大批飞行员新作蓄势待发,今年同样如此,虽然新工程师40话题度最高,但截止目前,2023年度发布的飞行员新款数量差不多已是工程师的四倍,并且现在离年底还有段时间,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也许兄弟离实现梦想的日子不会太远😉
@物理神话:物板,今年还会有新款52大飞吗?比如黑色陶瓷壳?
@tyl665450300:就如之前和表友们反复聊到的,万国现在的心思都花在了“改小”和“翻新材质和颜色”上,正统52机芯七日链大飞一来属于大尺寸,黑陶瓷表壳如今又过于“普通”,无法实现更高的溢价目标,所以……
2
79
3180
举报 反对 赞 (2)
兄弟过奖啦,继2019年限量500枚的44飞计、2021年的46大飞和大飞万年历,“莫哈维”沙色陶瓷壳家族即将有第四款作品推出,并且是款小尺寸新作哟😉
@物理神话:那必须重点关注!
34
1692
1万
黄金表友
购表作业至少包含5个腕表品牌,需是机械表,有上手照,精华帖≥1 [详情]
晒表作业≥2,有上手照,精华帖≥1,回帖数≥1000,注册时间≥6个月 [详情]
前年已经有了😁,表径42.4mm的葡萄牙手动陀飞轮:https://bbs.xbiao.com/1202/1102262.html,不难发现万国的Armor Gold材质一直专属于小众贵价复杂款,而像飞计之类的入门款用普通红金壳定价便已高达¥16万多,如果再用上铠甲金,受众面会过窄……
1
22
382
本帖最后由 物理神话 于 2023-9-18 22:38 编辑 莫有,万国这次展台里的32111机芯用玻璃盖着,连摸都摸不能,更别提近距离观察或有分解图了,这点和82000型有本质区别,上一届2021年的万国站台上便有82机芯的简单拆解展示,这似乎也在暗示着32并不完全是万国自己的东西……不过之前网上已有名士版同款机芯的分解图,图中我用红圈画的就是它们的上链棘爪部件,老表友们一眼便能认出,它模仿自精工的“魔术杆”,和万国自产的“啄木鸟”虽同属棘爪式上链流派,但实际结构、上弦动作、以及工作效率都不一样,之前从一些制表师朋友那里了解到,“魔术杆”结构简单、易模仿,当下已被很多品牌借鉴使用,但它的耐用度和效率和正统的万国比勒顿系统有一定差距。
@物理神话:看起来如果长期使用,基本上得3年一保了
@模仿人类的白猫:也不一定,个人佩戴习惯还有使用环境有时也会有一些影响,官方推荐保养周期仍是五年~
871
1117
🤝实物感觉硬金壳漂亮点,壳、标、盘的对比反差度更强烈些;CMC质轻、显暗,十分低调,表壳纹路凑近看稍微有点凌乱,和2020年出的限量版大飞IW506101用的纯碳纤维纹路还是有些差别哒^_^
@物理神话:哇,谢谢物版耐心解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