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74
浏览
/
19
回复
686.Explore 历史
楼主
发表于黑龙江哈尔滨 2025-7-11 08:11:17
[来自Android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God.Zeus 于 2025-07-11 08:30 编辑
劳力士探险家型的历史
最简单、最具标志性的佩戴皇冠的运动手表之一。
劳力士从未以制造超级复杂功能腕表而闻名。其产品组合的核心是实用而精准的运动腕表,如果需要,还可以加入一些奢华元素。904L 不锈钢或“蚝式钢”是该系列的主要材质,但部分或全部采用 18k 金也是热门选择,往往是商务人士的“灵活选择”。我想到两部电影,一部是《拜金一族》,其中亚历克·鲍德温饰演的角色戴着 18k 金蚝式恒动星期日历型腕表贬低表现不佳的房地产员工,另一部是《美国精神病人》,其中克里斯蒂安·贝尔戴着 Rolesor(双色)蚝式恒动日志型腕表作为成功的象征。然而,如今传奇的劳力士探险家型却有着不同的氛围。
自 1953 年推出以来,劳力士探险家型腕表的标志性元素包括:黑色表盘、梅赛德斯指针、3-6-9 数字和棒状时标、卓越的可读性和坚固性。
Explorer于 1953 年与另一款传奇腕表 Submariner 一同推出,它帮助定义了现代运动腕表,其坚固耐用最初是为喜马拉雅登山运动而设计的。另外,劳力士 Turn-o-Graph 也于同年推出。Explorer 至今仍以多功能而闻名,可以真正成为一款腕表或一个腕表系列。尽管该表款已在风格和机械改进方面发展了数十年,但总体而言,它与 70 年前的腕表没有太大区别 - 只是经过了一些初步调整。钢制蚝式表壳、黑色表盘、3、6 和 9 点钟位置为阿拉伯数字、无日期和 Mercedes 指针,其中后者可提供充足的夜光而不会开裂(三根横杆可防止出现巨大不均匀的斑点)。这些标志性的劳力士 Mercedes 指针是早期 Cathedral 指针的演变。
早期发展第一款自动腕表于 1926 年问世,由富通 (Fortis) 公司制造,名为 Harwood。这是一款“保险杠”自动腕表,其摆陀并非旋转整整 360 度,而是停在限位器处,将摆动限制在 230 度左右。劳力士完善了这一设计,并于 20 世纪 30 年代推出了首款现代自动腕表——蚝式恒动 (Oyster Perpetual) 系列。中央单向摆陀可旋转整整 360 度,以实现最高效率,机芯动力储存长达 35 小时,几乎是“保险杠”自动腕表的三倍。
劳力士自动“恒动”机芯(约1931年)
“Oyster” 和 “Perpetual” 源自劳力士的两个不同里程碑,并组合而成 Oyster Perpetual 系列,如今该系列无疑十分丰富。Oyster 表壳于 1926 年首次亮相,其里程碑式的设计改变了制表业,采用密封、防水防尘结构,配有螺纹底盖和旋入式表冠。前述“Perpetual”自动上链腕表于 1931 年首次亮相,这两项发展定义了劳力士作为制表商的地位。手动上链机芯和简约美学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潮流,而 Oyster Perpetual 表款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运动和潜水表推向主流。Submariner 在许多方面改变了游戏规则,并与宝珀五十噚等早期潜水表直接竞争,但 Explorer 的简洁、坚固和质量也改变了游戏规则,即使詹姆斯邦德选择了前者。好吧,让我们澄清一下——“电影”邦德选择了 Submariner,而“书中”邦德佩戴的是 Explorer,这是作家伊恩·弗莱明的最爱,他本人佩戴的是型号为 1016 的 Explorer(见下文)。
1953 年——参考编号 6150 或 6350 是第一款真正的 Explorer 腕表吗?关于首款Explorer腕表的定义,存在一些争议。1953年,丹增·诺盖和埃德蒙·希拉里爵士首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创造了登山史上的里程碑。一枚白色表盘的劳力士天文台表(型号:6098)陪伴着他们,通常被认为是“Explorer前身”,并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幸存下来。这无疑是一个概念的验证,Explorer这个名字早在几个月前的1953年1月就已注册商标。目前尚无争议,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并非首款Explorer腕表。
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盖攀登珠穆朗玛峰,1953 年
1953 年丹增·诺盖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佩戴的手表。
接下来要争论的是下一款腕表,型号为 6150 的腕表,它拥有 Explorer 的所有特征,只是表盘上没有名字。嗯,大多数腕表在 6 点钟上方都印有“Precision”(精准)字样,但后来的表款则改为“Explorer”。这是否意味着它是表盘名称不一致的原版腕表?Dino 是真正的法拉利吗?我们倾向于对两者给出肯定的答案,但这是一个长达 70 年的争论。与型号为 6098 的 Everest 腕表一样,6150 搭载的是非 COSC 认证的 A296 机芯。
早期的Explorer-Free表盘参考编号6150
下一个型号,ref. 6350,所有表盘上都印有 Explorer 字样(现在位于 12 点钟以下),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第一款真正的劳力士 Explorer。对于收藏家来说,这也是最受追捧的型号,并且有有趣的变化。一些配有梅赛德斯铅笔指针,而另一些配有华夫格(或蜂窝)纹理表盘,仅限于此型号。今天非常罕见,并且可以预见会非常昂贵。6150 和 6350 都是 1953 年推出的,在设计上有点实验性,因为该型号正在站稳脚跟。然而,两者都具有核心的 Explorer 元素,黑色表盘,3、6 和 9 点钟位置的罗马数字,36 毫米 Oyster 表壳和 50 米防水性能。6350 通常使用标准黑色镀金表盘和梅赛德斯指针变体。
蜂窝状版本的 Explorer 6350,配有指挥棒指针
有趣的是,6150 和 6350 是同时生产的,但 6350 于 1954 年停产,而 6150 一直生产到 1959 年。两者之间的另一个主要区别是 A296 机芯,6350 上的该机芯经过 COSC 认证,甚至可以选择特殊温度油,有效工作范围为 -20C 至 40C。 1955年 – 参考编号6610,走出原型阶段下一个Explorer型号是1955年的6610(保留了重叠型号),与6350一样,该型号内部也存在一些独特的变化。由于6350已经停产,它最终取代了6150。早期型号在“Explorer”下方印有红色字样,显示50米的防水深度,但在后来的6610型号中,这一标志被取消。其他变化包括棒棒糖秒针孔径大小的不同。
劳力士探险家 6610 腕表的一个例子,其表盘上印有红色深度信息
表背也比早期型号略微平坦,这是一个很容易区分的方法,因为其他元素几乎相同。1030 型机芯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之前的机芯较大,需要“泡泡背”表壳来节省空间。最稀有的 6610 Explorer 配备白色表盘,被亲切地称为“Albino”型号,但大多数配备漆面黑色镀金表盘。表盘上的发光材料是放射性镭,这在当时很常见,但很快被下一代型号所取代。6610 型号于 1963 年停产,前三个型号(6150、6350 和 6610)是早期型号,通常是最具收藏价值的型号,而下一代型号更为常见,产量较大。 1963年 – 参考编号1016,“探索者”号找到了自己的腿除了6点钟上方印有“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顶级天文台认证)字样外,这款腕表与ref. 1016腕表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这得益于经劳力士天文台认证(COSC)的全新1560型机芯。这款机芯一直沿用至1967年左右,振频为18,000次/小时。而之后的ref. 1016腕表则搭载了1570型机芯,其振频更快,达到19,800次/小时。1971年,1570型机芯配备了停秒功能,并在ref. 1016腕表的整个生产周期中一直作为标配机芯。防水深度也翻倍至100米。
劳力士探险家型 1016 的早期示例
一些早期型号在数字 6 下方有一个小点,表示夜光的放射性比以前低,但这并不正式意味着镭被氚取代。这在收藏家中是一个灰色地带,有点神秘。不久之后,这个点被数字 6 上方的一条细水平线所取代,这表明夜光确实是氚。劳力士并未直接证实这一点,但收藏家和历史学家普遍接受这一点。到 1967 年,传统的漆面(光泽)黑色镀金表盘被带有白色印花的哑光黑色表盘所取代,仍然在 ref. 1016 系列中。最早的例子有一个“蛙足冠冕”(皇冠标志类似于青蛙的脚),氚比以前更加波浪起伏。后续型号的夜光变得更平坦更宽,与现代例子更为接近。
劳力士探险家型 1016 的后期示例
“Mark 2” 1016 表盘(或第二代)回归了更标准的皇冠标志,与之前的黑色漆面镀金表盘如出一辙。表盘的差异很小,直到“Mark 5”型号才有所改变。“Mark 5”不仅印有白色字样,还以白色夜光材质取代了之前表盘的金色色调。这些最终的 1016 型号展现了该系列最具现代感的美感,与如今的新型号最为接近。1016 从 1963 年一直生产到 1989 年,是 Explorer 系列中生产时间最长的型号。 奇特型号 – ref. 5500 和 ref. 6429一些不寻常的Explorer型号偏离了既定的模式,例如ref. 5500,它基本上是Air King/Explorer的混合体。表壳直径仅为34毫米,而非36毫米,并且像Air King(以及ref. 6150 Explorer的早期型号)一样,在6点钟上方印有“PRECISION”或“SUPER PRECISION”字样,但12点钟下方仍印有“EXPLORER”字样。它还配备了亮黑色镀金表盘。与其说这是量产的Explorer,不如说它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Air King的一次试验。
“超级精准”的劳力士探险家型 5500
另一个异常是ref. 6429,同样是 34 毫米表款,带有 Explorer 主题表盘,但仅在顶部印有 Rolex Oyster 字样,在底部印有 COMMANDO 字样。Abercrombie & Fitch 是 20 世纪 60 年代将此作为“**”劳力士销售的零售商之一,但它是一款复制真正** ref. 6429 的民用手表,6 点钟上方没有 COMMANDO 字样。这款**手表仅在 12 点钟下方印有 Rolex 和 Oyster 字样,作为简单的手动上链手表在美国军事基地出售。表盘具有 Explorer 的经典美感,但这些 6429 型号是否是真正的 Explorer 仍有争议。更像是 Explorer-ish。
劳力士 Oyster Commando 腕表搭配 3-6-9 表盘示例
1989年——现代探险家的到来,型号:14270继最后一款“老款”(型号 1016)之后,型号 14270采用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现代设计,该表款于 1989 年至 2001 年间生产。全新表壳设计(仍为 36 毫米)、蓝宝石水晶镜面取代了亚克力表镜、镶贴时标和阿拉伯数字取代了夜光印刷、白色氚(很快演变为 Super LumiNova 夜光材质)、标准表耳取代了传统的钻孔表耳,100 米防水性能和哑光黑色表盘如今已成为标配。14270 还升级至 3000 型机芯。
如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黑色 3-6-9 表盘搭配氚夜光、白色 3-6-9 表盘搭配氚夜光、Swiss-only 表盘以及 Swiss-Made 表盘。
最早的表款被称为“全黑表款”,其数字时标在1989年至1991年间填充了黑色漆面(时标仍带有白色夜光涂层)。后续表款则以常见的白色夜光数字和时标取而代之。早期表款仍然采用钻孔表耳和氚光涂层,并在6点钟位置下方印有一个小“T”(即T-Swiss)。到1994年,它停止了钻孔表耳的设计,但保留了氚光涂层。接下来,它转向LumiNova夜光涂层,仅在6点钟位置下方印有“Swiss”字样,最终发展到Super-LumiNova夜光涂层,并带有“Swiss Made”字样。
3000机芯振频高达28,800次/小时(4赫兹),动力储存42小时,应用于当时所有14270 Explorer腕表、Air King腕表以及无日期显示的Submariner腕表。这款机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采用扁平游丝(无上圈),无需调节器,并简化了可调式质量平衡装置。 2001年 – 探险者 11427014270 和 114270 之间变化不大。3130 升级了 3000 型机芯,表盘略有不同。6 点钟位置下方的“Swiss Made”(瑞士制造)字样取代了后期 14270 型号上的“Swiss”(瑞士)字样,均表明使用了瑞士夜光材料(现为 Super-LumiNova)。该表从 2001 年生产至 2010 年。3130 型机芯配备了抗震耐高温的 Parachrom(宝玑游丝)游丝和摆轮夹板,取代了早期的摆轮夹板。动力储存也略有增加,达到 48 小时。前两个特点成为劳力士恒动机芯未来的标志性元素。表链现在也配备了坚固的末端链节。
半现代、半经典的劳力士探险家型 114270
2010 年 - Explorer 214270(Mark 1 和 Mark 2),采用新表壳尺寸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异常之外,Explorer 型号的直径一直是 36 毫米。从ref. 214270开始,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表壳直径变为 39 毫米,这对于当时如此保守的品牌来说是“令人震惊的”。其他变化包括未完全延伸至分钟轨道的短时针(由于表盘尺寸较大)和纯白金阿拉伯数字(无夜光)。在 Mark 2 型号中,改为使用带有 Super-LumiNova 的传统阿拉伯数字和更长的时针。Mark 1 从 2010 年生产到 2016 年,搭载 3132 型机芯,增加了新的蓝色 Parachrom 游丝和 Paraflex 减震器,以增加耐用性。
劳力士探险家型 39 腕表(型号:214270)的 MK2 版本
Mark 2 型号的主要变化 在于重新启用了更长的时针,以匹配更大的表盘尺寸,并在阿拉伯数字上添加了 Super-LumiNova 夜光涂层。214270 型号的生产从 2016 年持续到 2021 年。
2021年 —— Explorer 124270、127273 和 224270 —— 当代款式:Explorer 36、Explorer 40,以及首度推出的 Rolesor(间金款)目前的款式看似变化不大,实则又发生了不小的改变。首先,表壳尺寸回归到了36毫米,宣告“实验性”的39毫米表壳告一段落。虽然以当今标准来看,39毫米仍算是相对小巧的尺寸,也更符合现代运动表的审美,但36毫米才是 Explorer 超过70年传统的黄金尺寸。况且,劳力士的蚝式表壳实际佩戴起来往往比标示尺寸显得更大,因此标准款 Explorer 并不算是一款“小表”。不过,这种“怀旧情结”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在2023年推出了编号为224270的 Explorer 40,表壳尺寸为40毫米。这款表取代了“颇具争议”的39毫米 214270 款式,并与36毫米版本共同存在(后者将会继续保留),但尺寸更大的 Explorer 也逐渐被市场接受。不过,就在这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之际,劳力士又抛出了一个“变数”——推出了 Rolesor 间金款(黄金与钢的混合)。
是的,124270 当时推出了经典的双色钢和 18K 金款式(型号:124273),这一直是其他蚝式恒动表款(例如 Date 和 Datejust)的标配,但许多人觉得它与 Explorer 这款实用型工具表格格不入。幸运的是,这只是一个选择,而且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它。
40毫米版本的Explorer ref. 224270
最新机芯升级至3230型,动力储存达70小时,并配备Chronergy擒纵系统(一种改进的杠杆式擒纵系统,效率提升约15%)。简而言之,新款擒纵系统使用更少的材料,以实现更佳、更轻便的运行,擒纵轮甚至采用镂空设计。擒纵轮采用防磁镍磷材质,轮齿也经过改进,其他几何形状也经过改进,以实现最高效率。这款全新机芯是劳力士顶级天文台认证机芯,其精准度达到每日+/- 2秒,远超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规定的每日-4/+6秒的标准。
从外观上看,124270(全钢)型号与之前的 114270 几乎相同,除了在 6 点钟下方的“瑞士制造”和“制造”之间增加了一个表冠 - 实际上,表壳已经过重新塑造和更新。但这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了 Explorer 系列的伟大之处 - 很多都发生了变化,但很多却没有改变。自 1953 年以来,Explorer 的核心配方一直保持不变,门外汉可能很难区分 ref. 1016、ref. 14270 和 ref. 124270。这不仅适用于 Explorer,也适用于大多数 Oyster Perpetual 型号,例如 Datejust、Submariner 等。与保时捷 911 一样,对成功设计的改进往往胜过重新发明轮子,而劳力士仍然是顶级奢侈手表制造商是有原因的。
旧与新如果您想入手一枚探险家型腕表,那么超过70年的历史系列腕表供您选择。选择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您是收藏家还是普通的劳力士爱好者。最古老的型号价格最高,也最易损坏,而且由于早期表盘上的漆面和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退化,所以会留下最深的铜绿。最受欢迎的收藏型号是1016,它拥有最长的生产周期(市面上有很多),并且仍然保留着早期的表壳/表盘特征——但这些特征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从价格到复古美学的角度来看,1016型号都是物超所值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您只是想要一款坚固耐用、可靠性高、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表膜的Explorer腕表,那么参考编号14270及之后的型号是您的不二之选。它们兼具现代美学和更坚固耐用的特性,例如蓝宝石水晶镜面(至少是氚和后来的Super-LumiNova夜光材质),以及性能更卓越的机芯——我们称之为“年轻计时器”。收藏价值当然较低,但许多爱好者只是想要一款坚固耐用、外观精美、价格不低于汽车的Explorer腕表。如今,5,000瑞士法郎以下就能买到精美的Explorer腕表,如果您希望劳力士提供机芯保养和表壳/表链抛光服务,很少有人会知道它不是新品。而对许多人来说,这正是他们所追求的。
历经70余年,Rolex Explorer 经历了从工具表到现代奢华运动腕表的演变。自1953年正式发布以来,它不仅是为了纪念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伟大壮举,更代表着探索精神、坚固耐用与简约美学的结合。从最早的 36mm 原始表款(如 6610 和 1016),到后来的现代化型号(14270、114270、214270),再到近年来重新回归传统尺寸的 124270(36mm)与新增的 224270(40mm),Explorer 始终保持了其核心设计特征——极致清晰的黑色表盘、阿拉伯数字时标(3-6-9)和坚固的蚝式表壳。这款腕表虽然外观始终低调简约,但却拥有无与伦比的实用性、历史意义和劳力士一贯的品质保证。它并不追求浮夸复杂,而是以一种深沉的方式向“探索”这一永恒主题致敬。无论在喜马拉雅山脉,还是在城市丛林中,Explorer 都是一位安静却可靠的同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