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7#
发表于上海 2020-4-27 13: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messun 于 2020-4-27 19:44 编辑
非常全面的一篇分析, 赞一个
楼主的确很有独到的见解,有不少观点我是赞同的,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比如, 我认为用房地产来类比腕表就并不合适. 因为房产自带的投资属性相当高, 所以其二手价格以及出手的便利程度带来的流动性都直接是其价值的体现. 而腕表却不同,除了极少数限量或复杂功能表之外(往往还必须保鲜膜包好了放保险箱),绝大多数日常上手戴的表是没有保值增值功能的,就像豪车一样(除了极少数特定的款型或热炒的之外),只要落地、只要上手后就一定是贬值跌价的,所以腕表比较的主要应该还是品牌的渊源、外观的设计、材质的选择、机芯的打磨、复杂功能的炫技等等。二手市场的价格对大部分人来说毫无意义,毕竟把爱表拿去卖的人并不多,同样拍卖会的价格也不乏水分或作为炒作的一种方法。
另外,销量就更不宜作为腕表排名的参考标准了。就像论销量三叉星和蓝天白云螺旋桨一定远大过奔马和蛮牛,二手保值率也是大奔和宝马会高不少,但论品牌排名则肯定是法拉利和兰博基尼高得多。奢侈品讲究的一定是品质、个性和小众,PP、VC、AP、AL一年才多大的产量,劳和欧的产量与之相比可以用大到惊人来形容,所以才会被冠以工具表之称。所以我也觉得楼主的体系里把劳和欧都排得实在太高了,当然宇舶也偏高了。
其实腕表可能与同样作为消费品的成衣更像一点,一开始可能会喜欢套版型定制的Zegna和Armani,之后会选一些有个性的小众设计师的品牌和款式,最后就是纯个性的私人高定了,比如像伦敦萨维尔街那种。劳和欧都是好表,我97年买的第一块机械表就是欧家的Constellation,当年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但当你身边大部分人都戴了或准备戴劳和欧的时候,你就不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最近入了JD就是因为发现平时我戴鹦鹉螺或离岸时还是经常会和别人撞表,如果是劳和欧就更不敢想了,当然JD家的黑珐琅盘也的确做得够深沉、够漂亮。
其实我一直觉得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精品,有时候对比同一功能款型(比如运动表、正装表、珐琅表、月相表)里不同品牌的款型系列会比笼统地给品牌做排名更有实际意义。 随便说了一大堆,仅代表个人观点,望大家不喜勿喷、一起讨论哈
|
|